并且,在此期間英國的“仁慈”,強迫中國進行正式的鴉片貿易,以武力打開了天朝同“堆積著鴉片的塵世”往來的大門。貴金屬流通的方向,發生了急劇的轉變。
但是,東方帝國的小農經濟的頑強程度、手工業的發達韌性,是那點蒸汽機比不上的。
于是,從1849年到1856年,又出現了第三個階段。
白銀重新又從歐洲,流回了亞洲。
原因就是太平天國起義。
削弱了鴉片的銷售、亂世導致囤積白銀避險、印度棉紗開始刺激本土紡織業“織而不紡”急速增加了布匹產量、戰爭對通商口岸的威脅直接干出來了1855年的1800萬兩超級大順差,和大約6400萬兩的歐洲向整個亞洲的白銀流出額,直接引爆了歐洲的金融危機。
以上這些歷史的事實,對大順,當然是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也即,那一套發展模式所擔心的兩個問題中的一個貴金屬問題大順在短時間內,是完全不必擔心的。
因為,就滿清那個鳥樣、再加上鴉片泛濫、再加上印度的棉花和鴉片輸入,依舊能干出來個1800萬兩的順差。
現在,大順一沒有鴉片。
二來印度的棉花在大順自己手里。
三來大順的傳統手工業和1855年的滿清貌似也沒啥太大區別,當然,不傳統的不算。但歷史上1855年的歐洲工業和此時1760年的歐洲工業,那可是天差地別。1855年能賣112萬英鎊的非鴉片工業品,擱現在,把那個萬字去掉,都難說人參、貂皮、東珠,不是工業品。
四來現在在北美西海岸挖金子、挖銀子的,恰恰就是大順自己。
五來北美還沒發展起來,歐洲積攢了數百年的美洲貴金屬不會往北美的鐵路上流,而是只能往大順這邊跑這個主要是真沒地方跑,原本這個時代,荷蘭的金融資本,只能往英國的運河業上跑。而現在,大順打贏了一戰,廢掉了曼徹斯特棉紡織和利物浦奴隸貿易港地位,英國的運河壓根沒人會投錢,那荷蘭的金融資本憋在手里,又不好再搞一波郁金香擊鼓傳花,不往這邊跑往哪跑
六來大順沒有廢掉三角貿易,只是把三角貿易的“工業品”者的地位,給取代了。這叫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是以,大順作為雛形的“帝”,即便不考慮帝國主義那一套,就算是正常的貿易,也是瘋狂順差。
加上北美、澳洲、婆羅洲、印度的貴金屬,不斷往大順這邊流動、開采。
自然,短時間內,是不必擔心“貴金屬不足導致的金融危機”這個問題的。
至于說,將來歐洲革命、印度覺醒、紡紗機使用導致印度紡紗手工業大崩潰的總起義,導致的市場瞬間驟降、貴金屬流入的忽然斷裂導致的“傳導”大起義問題,并不在此考慮之內。
因為,這可能需要20年、30年。
等到二三十年后,崩就崩了,那也無甚所謂了,底子反正是打起來了。
而且,到時候,甚至還得說崩的好、崩的妙,一波總危機直接干死大順王朝。
是以,貴金屬不足導致的金融危機,這種大順選用那種思路繼續改革的危機,是不必考慮的。
有意義,而且意義巨大,一旦爆發,就是超大規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