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讓皇帝對于工商業發展的負面因素,充滿了不安。
太子在湖北搞得那些東西,并不是說沒辦法解決。但這需要眼光、手腕、提前準備。
老皇帝的不安,源于湖北一事,看得出,太子就一中人之姿。
老皇帝相信,若是劉玉去湖北搞工商業,肯定不會搞出來糧荒的事,肯定會提前有所準備。
但問題是,繼承者的手段,經此一事,纖毫畢現。中人之姿,只怕無法駕馭那些繁復的手段。
這才是老皇帝對工商業繼續發展的負面因素充滿不安的直接因素。
既然繁復的手段,只怕繼承人無法駕馭。
那么,還不如直接筑一道新的行政命令的長城,隔開內外。
這,至少不是往回退。
而不往回退,一個原因是大順現在的財政狀況,已經和先發地區的工商業嚴重綁定。退,不是那么容易退的,即便退,也得需要長久的布局。
另一個原因
則還是太子在湖北的激進改革。
連在湖北的工商業改革,都搞成這個樣。你以為,往回退,那么簡單呢
就現在這個情況,往回退可是需要大手腕的,連個條件這么好的工商業發展都搞成這個鳥樣,怎么可能會有往回退的手段呢
與其讓太子將來面對新的矛盾、新的問題、甚至于一個“簡單”的貨幣改革的后遺癥問題,都手足無措、進退失據,最后要么激進、要么激進后嚇得無比保守甚至反動,動來動去動成個王莽改制。
那還不如提前布局,至少能按照現在這一套,走成蕭規曹隨。
而這,恰恰就是劉玉認為,這可能是給野心家創造機會的前提。
因為這么搞,大量的貨幣等同于不是分散到全國,而是全都留下了兩省;先發地區內部,也不可能避免廉價工業品的沖擊;以及更不可能抑制土地兼并。
將會加速先發地區的矛盾,小農、小生產者的破產,會極端加速。
屆時,資產階級可能不得不選擇一位能夠“保護資本主義”的皇帝。
或者說,選擇一位能夠保護他們對外擴張利益、保護他們在先發地區兼并土地的權利、保護他們雇傭極為廉價的勞動力的權益的、能夠掌控軍隊和組織一套政權體系和暴力工具的新皇帝。
鑒于大順的特殊情況,這位只能是新皇帝,而不能是護國公。并且肯定得姓李,最好以“清君側”的方式直接轟入京城,盡可能保持穩定。
這位新皇帝,必須是傳統的、符合傳統的、至少得是有大順的繼承法理的傳統。否則,先發地區的資產階級,就不得不面對傳統地區的小農,找出一位寄托了傳統理想的皇帝、借助傳統力量的官僚士紳,來對抗他們。
同時,這位新皇帝,又必須是激進的、變革的、至少得保護先發地區的資產階級的利益。至少,維護現有的一切、并且保證一個穩定的溫室讓他們繼續成長、且能保證海外利益、甚至有能力指揮對外擴張和戰爭爭取更多市場的。
簡單來說,這位新皇帝,必須要披著傳統的外衣,甚至祖先的尸骨,來維護新的秩序。
外姓護國公先問問內地諸多省份的士紳、官僚、讀書人,認不認。
傳統的力量,還是非常強大的,強大到沒人會覺得,這些代表傳統力量的人,就真么那么孱弱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