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線程,是為了跑“舊路”,證明“舊路”走不通。
一條線程,可以跑“新路”,發現“新路”其實也走不通。
舊路走不通,自不必提。
而這條“新路”
英國或許可以靠3500萬平方公里、獨自先發之優勢、2億多殖民地勢力范圍人口,養百萬工人“貴族”,驕傲地挺起胸膛支持大英帝國;但這條“新路”,可養了天下,更養不出大約3億5000萬、而可能伴隨著大順下南洋開東北移扶桑到時候得有個四五億、至少此時世界總人口三分之一還多的“貴族”。
簡單來說,甘肅西北缺水的百姓算人嗎西南云貴山區靠玉米地瓜在山頂種植而人口爆發增長地區的困苦百姓算人嗎甚至說當海運取代運河之后,魯西地區的百姓算人嗎
既是這樣想。
或者說,既是劉鈺認為,不要說老皇帝,就是自己、乃至于現在的實學派,將來可能都是要被破除的“過去事物的迷信”。
老皇帝能算是將來可能“召喚亡靈”中的“英靈”嗎
他這個英靈,有獨有的技能卡嗎
應該說,是有的。
他靠征稅、靠賦稅,養出了軍隊。再用刺刀和軍艦對外擴張,以賑災、減賦、廢漕運降低運河勞役負擔、修黃河河道等方式,亦算是“連本帶利”地還回來了。
這,在將來,可能也能算是特殊的“英靈卡技能”,說不定可能會被召喚一次。
那么,換句話說,這也就意味著,劉鈺認為老皇帝這張將來的“英靈卡”,已經圓滿了。
既不太可能有所增加。
也不太可能有所減少了。
故而,現在老皇帝是怎么想的、怎么設計的、怎么布局的、怎么準備的、怎么計劃的那都不重要了。uu看書
劉鈺不想提什么意見,也不想做什么錚臣勸諫了。
老皇帝想怎么搞,那自己就順著老皇帝的想法,撿好聽的、或者說皇帝想聽的,說就是了。
其實事到如今,老皇帝如何布局,無非也就是個“新時代從舊時代的母體上誕生”的過程中,流多少血、到底有多疼的事。
至于難產、甚至一尸兩命,已無可能。
雖然劉鈺已經算做大順的保守派了,希望保持大順這個國家機器至少到黃河大堤修完、希望大順能夠繼續往前多走幾步以便將來以恐怖終結舊時代的過程能快一點。
劉鈺只是覺得,現在舊時代孕育的這個胎兒,月份還不太足。
他是覺得,應該還有機會,讓舊時代孕育的這個新胎兒,出生的時候,不但健壯,而且手里提著一把刀。上來就把舊時代這個母體一刀攮死,肯定比勁兒不是太足掐著脖子一點點掙扎著翻滾著掐死強。
但,真要是搞成激進、混戰、崩塌,在不斷流血中走完四五十年,那也不是不能接受。反正,就算在混亂中折騰七八十年,那也不過才走到西歷1840年。
不過,不管怎么樣。
“帝”,只能是作為舊時代孕育新時代的一種手段。
而不可能是這片土地的最終解決方案,因為這玩意兒,解決不了世界三分之一多的人口的根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