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再假設,每畝地可以創造大約10法郎的農業產出。
最后再假設,每畝地只收05法郎的稅、或者給私人所有者的承包稅。
然后再假設,200萬的法國失業者,來經營這1億5000萬畝的土地。
最后由這些假設,得出結論每個法國的失業者,平均每年可獲得600法郎的收入。
然后呢,國家每年增加7000萬法郎的收入、按照每公頃土地能多養兩頭生出來算法國又能每年多出來1800萬頭牲口的肉奶、這就又等于為法國的工商業增加了200萬每年平均600法郎收入的強大消費市場。
而這么搞,就使得工業產業想要招人,就不得不給出比每年600法郎更高的工資,否則人民為啥不去種地呢
如果工業產業每年給出這么高的工資才能招到人,那么這就等于一下子解決了法國的“內部市場”問題。也即這比去中國爭取那點市場要強得多。
這樣一來,法國不得起飛了啊
問題也就在這。
你看,拿三又講工業、又講商業,又講農業工業才是財富的基礎、又講不能因為商業利益而損害工農業發展、又講世界是物質的、還講勞資關系、還講工資競爭
問題就在于,他承認世界是物質的。
但偏偏,他解決的方法,一點不現實、也一點不物質。
他的一切解決思路,都建立在“假設法國現在有2500萬公頃農業用地、以及假設法國現在還有900萬公頃的未開墾的但一旦開墾就畝產很高的潛在農業用地”的基礎上。
簡言之,他的一切解決思路,建立在法國實際上有5億畝耕地或者牧草地的基礎上。
并且,假設每公頃土地創造的農業價值和畜牧業價值,在195法郎上。
當然,他也給打了個補丁當法國沒有足夠的土地以足夠低的價格時,這樣的村社將在阿爾及利亞,美國本身建立分支機構;它有一天可以入侵世界因為凡是有一公頃土地需要清理,哪里有窮人要養活,哪里就有它的資本、它的工人大軍、它無休止的活動
就算法國沒有,那阿爾及利亞沒有那美洲沒有嗎所以,不要糾結數字。糾結數字,有意思嗎
同樣的言論,放在大順,是啥意思
即,按照法國的比例,假設大順還有80億畝可開墾的土地還未開墾;假設每畝土地能夠創造大約5兩白銀的產值。
那么,大順一共3億多人,加上原本的十幾億
畝土地,一共100億畝耕地。
大順的小農陷入貧民的問題,不就解決了大順工商業發展的內部市場瓶頸,不就解決了大順這邊雇工的工資一天就和幾斤高粱米的問題,不也解決了你給我一天開幾斤高粱米,老子不當工人了,去當一年收入200兩銀子的農業產業軍去也
于是,貧困消除了、國內市場擴大了、工資上漲了、消費能力提升了
這套道理,說的對不對
基本上,在這個苦于資本主義發展、又苦于資本主義不夠發展的時代,僅從技術問題上說,是非常對的。
特別的對。
問題在于,這又是一句“正確的屁話”。
法國去哪找5億畝的耕地、以及1億五千萬畝的有開墾價值但未開墾的土地
大順去哪找100億畝的耕地,以及在國土之間存在傳送門和蟲洞,能夠不計物流成本瞬間達成“人均糧食擁有量”、“人均肉類擁有量”、“糧食全國均價、肉類順間能從北美飛到甘肅”的技術
只不過。
略微一想。
這和實學激進派的“先均田大移民、三億人五口之家百畝之田,再發展工商業”的思路,是不是,像不像是一個媽生出來的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