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天然的關稅了,為什么還需要行政手段
而現在,認識不到人類已經開始撕碎大自然的“天然關稅”的人,認識不到大順即將迎來一波比廢漕改海更嚴峻的經濟格局變動的人。
完全沒有資格去染指皇位。
甚至,實際上,若不能明白這一點,實際上連天佑殿、六政府都沒資格進。
昨日商業繁華的魯西,二十年間混成了山東的經濟洼地,一片蕭條,乃至于一些繁華商業城市連“縣志”都編不起了。
連其中到底因為什么都搞不明白,反而訴諸于什么思想的守舊、什么沒有商業意識、什么投資不過臨清關這樣的人,是不配在這個變革的時代,領導大順前進的。二十年前繁華的“小揚州”,難道二十年前那里的人思想不守舊、那里的人就有商業意識,而二十年后就沒有了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有些社會存在,比如海運、比如狹小的國土、比如內部關稅林立,在歐洲,是“理所當然”的。是作為理論里不需要探討的問題的。
就像是,東北人談及臘月,是不需要加上“天氣零下二三十度”這個條件的,因為他們覺得加上這句話等于脫褲子放屁。
但是,作為一套完整的、以普遍適用為目的、以世界貿易為核心的理論,是不可以不增加各種條件。甚至于,不可以不考慮在西歐完全視作不需要著重考慮的“運輸成本”的問題。
在歐洲,尤其是英國這樣的小島國,運輸成本,似乎可以忽略不計。
但在大順技術進步,在這個時代,甚至無法抵消運
輸成本的優勢。
這,就是很多很多年前,劉鈺去黑龍江江畔抵抗羅剎入侵時候,看到的松花江的府兵家里“狗彘食人食”,但一個個缺銀子缺到哭爹喊娘的原因。在沒有一條鐵路貫穿松遼分水嶺之前,松嫩平原,連當商品糧基地的資格都沒有。
也即是,劉鈺說的“兩條腿”里的“人均糧食擁有量”,在大順,壓根沒有實際意義的原因。也即是他為什么非要解決“這兩條腿”的問題的原因。
而最終,劉鈺選的“前所未有的向東大遷徙”這條路線,實質上,選的還是兩條腿中的“糧食不長腿但人長腿”的路線,而不是“糧食不長腿,那就給它安上腿”的路線。
畢竟,給商品安腿,還是讓人長腿往商品運輸更便利的地方跑,這兩條路,后者似乎更容易一些。
但,無論是給商品安上腿,還是讓長腿的人往沿海海運地區集中,對于大順而言,都將是一場“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必將徹底重塑大順的經濟格局。
是讓因為天然關稅而散布在各省各府的“星星”,揉碎后化為東海沿海的一輪“烈日”的過程。
比起廢漕改海,這只是動了動“商業和運輸”的利益、波及的人數不太多的這點“小改革”。
這場給商品接上腿的大變動,真的可以讓二三十年間從京畿運河到嶺南腳夫的延綿起義相形見絀百萬漕工、鹽工、船工腳夫而已。毛毛雨啦。
這次要動的,是至少2000多萬人的、分布在各地的如星辰般分布的手工業中心。以及大約一個億以縣城為中心的區域經濟小農和小生產者手工業。
百萬漕工二十萬五嶺腳夫百萬,很多嗎
見過什么叫涉及上億人口農村普遍破產、小農經濟大崩潰的大變局嗎
百萬,在大順,是可以鎮壓下去的“小”事。百萬級別,真的是“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