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第三個,就是老馬說的拿三玩的那一套
騙也好、忽悠也好、用刺刀逼著也是個辦法。
總之,讓資本,往基建、重工、礦產、灌既、運河等方向上跑。
如果,能以高超的金融詐術,玩出來圣西門主義皮之下的信貸銀行,用信貸銀行來當這個指揮棒,那當然最好。
若沒這等本事,那就靠刺刀嘛。
劉玉和老皇帝給大順打的底子還是很好的,外部既有廣闊市場,也有商業霸權,還有印度的爪哇這兩個絕佳的原材料產地,又有扶桑和南大洋即將挖掘的海量金銀。
靠對外貿易,發展輕工。
靠刺刀、強制贖買、本金工業債券化,逼著鄉紳的錢流向國內基建。
把基建搞起來,很多問題就好說了。
因為,基建,尤其是蒸汽時代的基建,意味著水泥、煤礦、鐵礦、冶煉、金屬加工、蒸汽機、造船業、機械加工等等諸多產業的發展。
固然說,其實李欗的想法吧,依舊還是“守舊”。
他這潛意識里,就覺得工商業根本無法容納這么多的人。覺得留下一億人的農業人口,剩下兩三億人從事工商業,怎么可能啊
所以,他以這種“守舊”的潛意識,認為最終的解決方桉,還是移民遷徙。
只不過,他的思路是圣西門主義的思路想辦法,為資本家創造條件,“引誘”他們,把資本投入到墾殖等“對社會有利”的行業中去。
最終的目的,還是等著基建完成,讓資本圈地墾荒,拉人頭過去干活,最終靠海外、東北、西域的幾十億畝“有商業價值”的土地,把人遷過去。
好比說。
此時沒有基建、運輸條件不行。
黑龍江畔的黑土地,一文不值。資本瞅都不會瞅一眼。
但要是鐵路修通、或者說火輪船不看老天爺臉色直接能從海參崴到蘇北,那么黑龍江畔的黑土地,將大有商業價值。
你現在跑尹犁七河去種地,糧食棉花倒是都能種出來,但你運不出來、運不到人口密集區,你那叫“商品糧”、“商品棉”嗎連商品都不是,完不成剩余價值里很關鍵的“在流通中得以實現”的過程,你流通不了,賺不到剩余價值,哪個資本跑那去墾荒遷民去
所以說,李欗覺得,劉玉在扶桑,玩的就是類似于后世的“龐氏騙局”。
一通忽悠,拿著泡沫在那吹,吹來一堆的資本,跑去移民、解決黃河河道遷民的問題。
眼看五年后泡沫要炸的時候,劉玉“賭贏了”,居然真的在扶桑找到了大金礦。
于是泡沫便沒炸。
那李欗覺得,這一套東西,自己完全可以學嘛。
你興國公吹得泡沫,我便吹不得
二十年后,把大基建搞成了,泡沫要炸的時候、要還本金的時候,基建已經建成,運輸條件改善,東北、西域、南洋、扶桑,那些土地隨隨便便一賣,不就把本金還了
好比說,現在黑龍江畔的土地,不值錢。因為東西運不出來,自耕農可能喜歡,但中原自耕農才不肯去、而破產農希望階級躍遷當自耕農的又去不起;而去的起的資本,又看不上,覺得無利可圖。
二十年后,鐵路修到黑龍江畔。到時候要還本金了,真就沒本金了、還不起了,那一兩銀子的本金給你黑龍江的十畝地,你接受嗎
再說了,到時候還有這等好事把這十畝地賣了,還你一兩銀子的本金不就得了
現在大順不是沒資源。
松遼分水嶺以北、尹犁河谷、澳洲、北美,這些土地,都是國有土地。
但現在的問題是,基建不行、物流不暢、運輸成本太高,這些國有土地,一文不值。
你說這些地都是好地,非要二畝換一畝,非要和地主換。地主得尋思尋思,地你能給我,那佃戶你能給我啊佃戶給不了,那國內的糧食市場你能給我平移過去嗎你只能給我地,有個卵用
我這一畝地,以及這一畝地背后的社會條件、物質基礎、人口市場這些東西,你給不了我,那二畝地如何能和我這背后牽扯到社會關系的一畝地能比
再說了,老子花錢把佃戶移民到扶桑了,準備給我當農奴。人家一看,臥槽,沃土千里,人家有病啊非得當農奴不會跑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