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需要理解事物的正反兩面。
比如火輪船。
這,是扶桑移民、墾殖土地、減輕痛苦的關鍵。
同樣,這也是長江沿岸手工業瓦解、小農經濟崩潰、傳統手工業活不下去起義的關鍵。
同樣的。
鐵路。
是解決大順內部運輸成本、遷徙成本、使得邊疆土地具備融入資本主義市場的條件。
但同樣的,這也意味著資本、工業品,會以原本百倍、千倍的速度,從先發地區涌入內地,摧毀舊的一切。
這不是個簡單的“進步”問題。
這里面涉及到一個很多經濟學家忽視了的問題其實,人活不下去,是會反抗的。
斗爭、斗爭,有輸有贏、有死有活。小農、手工業者,寧可跟著皇帝、甚至寧可跟著洪秀全這種外來宗教的人走,都絕不會跟著資產階級走的。
誰死、誰活,還真說不準。
在大順,不理解什么是小農、什么是發達的手工業,也就根本不具備在這個時代成大事的能力。
劉玉把真正的未來,賭在了歐洲革命、印度覺醒,從而導致大順爆發危機上。而這場危機想要真正為未來創造契機,前提又得是大順這邊圍繞著世界貿易和資本主義的經濟活動,已經達到一旦動蕩起來就要動搖整個帝國的程度。
現在,還遠遠不夠。
李欗其實并不是劉玉認可的最佳人選。實質上實學派里,劉玉是有自己真正認可的人的。
只不過,現在這情況,諸多皇子中,能稍微把握住一點資本主義的思路,去解決人地矛盾的人,就這么一個。
但他對于逆練老馬的學問,還是差了一些,還是不能理解原始積累時候的手段、還是缺乏對于資本是一種社會關系的認知。
應該說,這就是血緣繼承的最大問題。
放在蕓蕓實學派人群中,李欗也就是個中人之姿,對于很多事的理解差不少。
但放在有可能搞政變、兵變的寥寥無幾的人中,這就是那幾塊貨中水平最高的了。
過去,劉玉可以依靠皇權,打著維護皇權的幌子、披著為了貴族和皇家利益的封建外衣,搞變革。
但現在,走到這一步,資產階級必須要踏上政治舞臺了。
也即是說,在這場遷徙、解決內部人地矛盾的今后變革中,資產階級是要唱主角了。
劉玉確定,依靠小農的自發遷徙、或者破產農闖關東、走西口的方式,是不可能成功的。
當然劉玉也很清楚,走到這一步,李欗真的要是成功了。軍功貴族和資產階級的綁定、聯姻,已是不可避免了。
其實,這是個非常簡單的思維實驗。
帝國主義用堅船利炮,撬開中國的大門,管控了關稅、取消了子口稅,目的是為了什么
是為了打開市場,傾銷商品。
那么。
如果先發地區的資產階級,大順自己的工業資本、金融資本,掌權了的話。法律是統治階級的統治工具,如果他們成為了統治階級,那么他們對于內地市場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態度呢
是不是可以認為,他們省了掌控海關、強迫取消子口稅、內河通行權等等這一系列步驟呢
是不是可以認為,用印度棉紗、爪哇靛青、蘇魯失地廉價勞動力、松蘇大型蒸汽紡織廠里生產的棉布,比歷史上曼徹斯特生產出來運到這里的棉布,更容易沖死小農經濟呢
面對龐大的國內市場,能讓歐洲的帝國主義資本,不遠萬里跑過來炮艦開關。
那么,大順本土的資本,是什么特殊材料鑄成的嗎他們會根本不眼饞這個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大市場
民族資本被帝國主義壓制、打壓、摧毀,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