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滿必虧、物極必反。
這也使得大順這邊相當的矛盾。
支持重農學派嗎
支持。
而且,非常希望他們成功重農學派認為,關稅毫無意義,只是在增加本國消費者的生活成本;而土地才是價值的唯一來源,所以關稅問題并不影響本國財富的積累。
這里面,是有邏輯理性推斷的。
重農學派的基石,是純產品學說。
即財富是物質產品,財富的來源不是流通而是生產。所以財富的生產意味著物質的創造和其量的增加
而在各經濟部門中,他們認為只有農業是生產的,因為只有農業既生產物質產品又能在投入和產出的使用價值中,表現為物質財富的量的增加
工業不創造物質而只變更或組合已存在的物質財富的形態,商業也不創造任何物質財富
好比說,棉花,這是土地產出的。
而棉布呢你只是把棉花搓成了布。棉花已經存在了,你只是改變了棉花的形態,你這能叫創造財富了嗎明顯不是嘛,你搓棉花壓根沒有創造任何財富嘛這就是大順這邊實學派,和法國重農學派的根本分歧,土地價值還是勞動價值。
所以,由此推出什么
由此可推出,關稅毫無意義,因為工業不創造財富,只是把物質財富的形態改變了。財富都是從土地里創造的。
那既然工業不創造財富,要關稅干啥
沒意義嘛。
還憑空增加了國民的成本,比如說,地主要花更多的工資雇人,因為這份工資里包含了棉布的關稅,等等。
這是一個完整的邏輯鏈條。
大順對這套學說,當然喜歡了,而且喜歡的不得了。
但是,重農學派要是再折騰一次改革,再弄出來一波面粉戰爭,那大順這一套東西可就徹底臭市了。
還是那句話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一切已死的先輩們的傳統,像夢魔一樣糾纏著活人的頭腦
大順自己在內部都搞出來個內外分治。
加上大順這兩千年來已死的先輩英靈們的經驗,大順太清楚了,真搞成“囤貨居奇”、“商人完全自由操控物價”、“土地完全自由買賣”、“手工業普遍失業”,會有啥后果。
到時候,別說大順想在歐洲樹一個“重農主義”、“自由貿易”、“自然秩序”的樣板了。
只怕,徹底反過來了。
法國這邊,要給歐洲樹立一個“工業替代”、“民族資本”、“保護主義”、“國民產業”的樣板了。
真搞到那一步,只怕會搞成多米諾骨牌,產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整個歐洲急轉保護主義和科爾貝爾主義,大順就他媽欲哭無淚了技術已經到門檻了,各國真要是搞保護主義和本國工業替代主義,一通勐追很容易,大順就要徹底失去大西洋市場,縮回好望角以東了。
按照大順的經驗,開國之兵,都特別能打。搞軍事投送,大順這邊也真投送不起,再說就算能投送萬人,去和一群開國之兵打,那不是去送菜
而且,如今大順內部也出問題了,印度那邊也是亂成一團。
這節骨眼上,要是歐洲再出了事,那大順王朝真的出大麻煩。
大順戰略收縮不容易,你往回收,那些在歐洲貿易中綁定的這些人,咋辦。
這可涉及到數百萬人,難道要放開內地市場,允許先發地區貨物免稅、資本無管制,進入內地那要是敢這么干,樂子可就大了。
所以,劉玉當初下的這個套,是個死局,縮都沒法往回縮,只能逼著大順張牙舞爪。
是以,這才需要抬著劉玉的棺材,搞死人外交,大造聲勢,從大西洋這邊回國安葬通過華麗的儀式,喚醒整個歐洲的記憶,那個傳說中用重農主義和自然秩序的帝國,是如此富庶和強大,你們也該用啊。轉型當然陣痛,當然會出現面粉戰爭、饑荒什么的,疼過去,就好了,你們可不應因噎廢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