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如同老馬講的那個笑話說有個人掉進坭坑里快要陷進去死了,這時候他開始恨牛頓。說都怪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讓他腦子里有了萬有引力的意識,所以他才因為重力而陷進坭坑里。
其實道理是一樣的。
如果沒有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并且寫成書,融入人的意識。是不是說,萬有引力就不存在了呢
老馬說
籠統而簡短地說,所有的征服有三種可能
征服民族把自己的生產方式強加于被征服的民族。
如歷史上英國工業革命后對印度所做的,大順此時正在爪哇所做的。
或者,征服民族讓舊生產方式維持下去,自己滿足于征收貢賦
這,基本算是歷代傳統王朝,包括中外,都比較常用的辦法。
或者是發生一種相互作用,產生一種新的,綜合的生產方式
這里,老馬舉得例子,是日耳曼征服。
日耳曼蠻族,用農奴耕作是傳統的生產,過的是鄉村的孤獨生活,他們能夠非常容易地讓羅馬各省服從于這些條件。
為啥因為那里發生的土地所有權的集中,已經完全推翻了舊的農業關系。羅馬帝國的自耕農,已經基本不存在了。
反過來,如果羅馬帝國是遍地自耕農、府兵,而不是土地大量集中,日耳曼想在羅馬的舊土地上搞農奴制自耕農能把這群搞農奴制的,屎給打出來。
法律可以使一種生產資料,例如土地,屬于一定家庭。這些法律,只有當大土地所有權適合于社會生產的時候,如像在英國那樣,才有經濟意義
在法國,盡管有大土地所有權,但經營的是小土地農業,因而大土地所有權就被革命摧毀了
但是,土地析分的狀態是否例如通過法律永遠固定下來了呢
盡管有這種法律,土地的所有權卻又集中起來了。法律在鞏固分配關系方面的影響和它們由此對生產發生的作用,要專門加以確定
這話,放在大順也是一樣通用的。
大順實質上的法律,算得上是保護小土地農業的。
但是,即便有這樣的法律,那么土地析分的狀態是不是就永遠固定下來了呢兼并是不是就不發生了呢土地的所有權是不是又重新集中起來了呢
同樣。
大順的土地所有權的重新集中,又分為兩種。
一種,是土地作為一種金融避險的投資屬性,勝于土地本身的生產資料屬性。
地主鄉紳商人,囤積土地,租佃耕種,收取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