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因為商業,所以牧民的牛,不再是牧民眼里的牛,而是商品;織工的布,不再是女工手里的布,而是商品區別就是,資本主義社會里的資本,不管是養牛,還是織布,它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生產布和牛,目的就是在生產可以獲利的商品。
故而老馬說,商業資本這玩意兒吧,越是獨立發展,越證明社會的一般經濟發展越完犢子,成反比。商業資本、或者說商人,越是被單獨對待、被視作一個強勢的階層,就證明這離資本主義就越遠。
的確,老馬說商業對各種已有的、以不同形式生產使用價值的生產組織,都或多或少地起到了解體的作用
但顯然,后面還有一句話,不能只斷一般。
但它對舊生產方式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起到解體作用、并且這個解體會導向何處,換句話說,即什么樣的新的生產方式代替舊的生產方式,這不取決于商業。
換句話說,如果說,經濟決定論已經夠扯犢子了。
那么商業決定論,比經濟決定論還要扯犢子的多。也即是說,似乎只要不重農輕商,那么一定就發展資本主義了,這就是扯犢子的妄想。
因為什么樣的新的生產方式代替舊的生產方式,這不取決于商業如包買制,就其本身來說,它并沒有引起舊生產的變革,而不如說它保持了這種生產方式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類似的方法,到處成為真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阻礙
因為它不改變生產方式,只是讓生產者的狀況惡化。
中國這邊的傳統,包買制可能并不太盛行。
但是,換一下,租佃制,就可以非常容易理解它不改變生產方式、它只是讓生產者的狀況惡化;它并不引起舊生產的變革,而不如說它保持了這種生產方式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
這就是重農抑商、抑兼并的意義所在。
因為,什么樣的新的生產方式代替舊的生產方式,這不取決于商業。
相反,有時候商業資本還會阻礙真正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甚至于,商業資本本身,就是依附在舊的生產方式之上的,新的生產方式會毀滅商業資本,而把它徹底揉碎了,扔進資本這個大熔爐中。
很多人以為的,是商業帶來資本主義,所以不重農抑商了,早就資本主義發達了。
現實是,商業不會帶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反倒是很容易出現兼并、買地、收租、投資的方式。
這取決于舊時代的土地制度、生產力水平、內部貿易制度、運輸體系、法律等等一系列的因素。
現在,大順在發展了這么久后,重新興起了“重農輕商”的復古風,其本質很簡單。
無非就是,先發地區的原始積累基本完成、工業發展連通世界貿易、商業資本四處劫奪誰來保證,一旦徹底放開對資本的管控,這些資本不會一股腦地變成商業資本去瘋狂圈占土地、兼并土地、收租、囤貨居奇、劫奪本土
蒙古地區之前反抗的事,給了大順這邊極大的警醒,因為蒙古地區并不在管控的范圍之內,故而商業資本劫奪的慘狀非常清楚。
很多人開始質疑,只靠工商業的思路,貌似并不能保全整個天下。
反倒是,傳統的改土歸流的思路更對一些。
如果繼續照著工商業這么搞下去,只怕再過個幾十年,蒙古地區就要徹底反了。到時候固然說不會對中原再產生什么威脅了,但邊疆也就糜爛了大順可以解決東北問題,因為小冰期過去了,東北可以種地;問題是,蒙古地區,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靠復制本土生產方式去解決的,有些地方根本種不了地。
簡單來說,傳統的天可汗模式,在工商業的繼續發展下,或者說先發地區工商業的快速發展下,沒法繼續保持了。
故而得用前朝在西南的政策,準備搞改土歸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