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棵吊死了崇禎的歪脖子樹,有罪!
此為罪槐,當用鎖鏈鎖住以懲罰,以示滿清是為崇禎皇帝報仇而入中原,蠱惑人心。
現如今上面的鎖鏈早已經被小闖王李來亨親手砸開,旁邊倒是立著一塊碑文。
碑文的內容,是南明“偽”帝隆武的登基詔書一部分。
嗚呼!國家三十年來久不見恤民之實政矣。新餉舊餉,糜爛骨肉于遼東;欠征預征,竭盡腦髓于鞭撲。洶洶止見似仇讎,哀哀誰人是父母!致我百姓,苦極無告。
雖然大順不承認南明是正統,但是整個南明唯一算是有血性有智慧的皇帝隆武的登基詔書的內容,無疑給大順提供了許多合法性。
隆武一系的后人,是大順承認的“二王三恪”,怎么說隆武一系既認了罪,也提出了聯寇御虜的方略。
其余聯虜平寇的,自是沒有什么好名聲。更有最后有病亂投醫、宮廷全信了天主教寫信給羅馬教廷求援的那一系,更不可能被承認。
既是南明偽帝的登基詔書都如此寫,那便是說朱明皇室逼得天下大亂,吊死在這那是咎由自取,這哪里是什么罪槐?
朱家子孫都承認,那自是坐實了。
老外脖子樹不遠的路上,大順泰興帝李淦正望著那株歪脖子樹發呆。
身旁的太監不敢說話,只是小心地站在兩旁。太宗遺訓的女官們,也在兩側,終究不比當初的幻想,這些女官只是擺設。
因著考慮到避諱等原因,皇家子弟多用一些怪名,免得放個屁都要避諱,故而用了淦這個不常見的名字。
如今李淦登基七年,年富力強,才過而立,尚未不惑。身旁除了那些太監、宮女之外,還跟著幾名傳教士。
傳教士們都黑著臉,低著頭。
皇帝李淦的臉色也不好看,旁邊的太監更不敢吭聲。
今日把這些傳教士叫到這里,為的不是別的,仍舊還是天主教禮儀之爭。
這件事李淦決心要盡快解決,他并非不知道此時西夷強盛,也并非不知道西夷大有可學之處,但卻不想讓耶穌會再繼續發展下去。
戴進賢更是臉色烏黑,今日李淦下了圣旨:
遣欽天監監正、禮政府侍郎戴進賢,不日使羅馬。
不以耶穌會中華區副會長的身份,而是以大順禮政府官員的身份,面見羅馬教皇,敲定這糾結了幾十年仍舊夾雜不請的禮儀之爭。
戴進賢不久就要前往澳門,乘船回歐洲,帶去的是大順的最后通牒。
如果教皇那邊對于禮儀問題再不松口,那么大順就要禁教,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為了表達大順的決心,這一次羅剎國使團前來的事,李淦并沒有起用那些一直遵從教廷那邊意思的傳教士。
自利瑪竇時代開始,在華傳教士就分成兩派。一派認為中國教徒那一套都是異端;另一派則認為應該因地制宜否則根本發展不了。
李淦倒是很清楚,如今大順和西方的差距日益拉開,如果全面禁教,只怕差距會越來越大。
他也不是道聽途說,而是許多年前他還是太子的時候就知道了。
那時候法蘭西國派遣了大批傳教士來華,作為太子的李淦也收到了一份禮物。
一個帶有簡單測距功能的望遠鏡、一架萊布尼茨發明的二進制手搖機械計算器,皆由法蘭西傳教士中的頭目白晉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