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好的柳條筐裝滿了泥土,在壕溝前堆積出了一個防御陣地,調集的火銃手已經就位,防止俄軍出城反擊。
看著下面的攻城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劉鈺示意下面的人拽繩子,他要下去。
換上去了別人,繼續觀察城內羅剎火炮的部署。
劉鈺蹲在前線一個挖好的坑里,百無聊賴。
攻城戰,就是這么無趣。
關鍵是自己這時候不能瞎說話,最好屁都不要多放一個。
這一仗,是皇帝親自指揮的,可不是他劉鈺。他劉鈺只是作為一個勛衛參謀了一下,陛下圣裁之后認為可用,又御筆修改了幾處“關鍵處”,這才傳令全軍的。
這其中的關鍵,劉鈺想的很清楚。
這樣一來,他在陣前就十分尷尬。
一線指揮他是不能去的,怕被有心人“無端聯想”。
后面陪皇帝和喀爾喀蒙古貴族喝酒,他沒資格。
前線沖殺,皇帝舍不得。
人家吃著自己看著,和別的勛衛一樣在皇帝兩側站崗,皇帝又特別恩賞劉鈺不用去。
躲起來睡覺也不行,得讓人看著他劉鈺沒有指揮,而不是躲在皇帝背后當幕僚,免得有人亂嚼舌頭。
無聊到一定程度的劉鈺,只能在草原上到處抓螞蚱,捏死了以后找螞蟻窩,看螞蟻吃螞蚱玩。
唯一的好處就是他可以“以權謀私”,把自己的一些熟人都安排了一些好活,足以在戰后論功行賞的時候升一升。
土撥鼠一樣的戰術,看起來一點都不激烈。
炮響了五天,大順這邊一個人沒死,甚至也沒人受傷。
借助熱氣球的幫助,城內的火炮已經完全被壓制了;第一道壕溝部署完了;緊貼著第一道壕溝的近距離炮位也挖完了;白銀賞賜之下承包責任制的挖坑小隊連夜挖坑,Z字壕已經延伸到了足夠近的距離,甚至已經開始挖掘作為出擊集結點的第二道壕溝了。
高臺上,皇帝也和那些蒙古貴族喝了五天的酒、看了五天的戲劇歌舞、陜西皮影戲。
蒙古貴族這時候還不太懂這種攻城戰術的好處,對皇帝的指揮并無半點尊重,只覺得如同耗子一樣挖坑就能把羅剎人挖死?這些漢人就是炮多槍多,打起仗來似乎缺了些血性啊。
知道劉鈺為那座羅剎城堡準備了一場怎樣盛大謝幕的皇帝并不著急,仍舊是每天和勛貴、蒙古貴族們喝酒。
到了晚上,才開始真正忙碌起來。不斷地派人催促、詢問。
從京城運送的大象、獅子什么時候能到?
翰朵里衛那邊押送的羅剎俘虜,教他們跪地高呼“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口號,到底學會了沒有?
按照漢尼拔口述的俄國準將禮服到底裁縫完了沒有?
劉鈺無聊,皇帝也無聊。
他是真沒見過打仗這么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