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的斬釘截鐵,極為硬氣。
細井安明也真的信。
結合這段時間的觀察,從衣食住行、走路形態、待人接觸等一些細節方面來推斷,這位劉船主應該是大順朝中某位達官貴人家里的人。
或許是父輩為大官,或許是家族的次子,總之是一個被推到前臺來搞貿易賺錢的。
地產的收入總是不夠,錢也總是越多越好,大順又很多都是流官制,并無封地食邑。
細井安明很喜歡和這樣的人打交道,首先他們懂得規矩,知道哪些可以違背哪些是絕對不能違背的底線。至少不用擔心從他們的船里面,搜出來偷藏的傳教士。
下面的人或許會有不滿,因為這樣一來,下面的一些人就沒法得到賄賂。
細井安明深知官場的那一套,也深知這位劉船主很懂官場的那一套,至少日后給自己的賄賂是不會少的。至于下面的人因為少了賄賂而有意見?大可不必考慮。
當然最主要的是這樣可以討幕府將軍的歡心,不是誰都有機會做上長崎奉行這個位子的,而不是誰都能有這么好的運氣,在長崎奉行的位子上就能得到幕府想要的東西。
這一次幕府讓對馬藩搞戰馬,對馬藩就沒弄到,到頭來這戰馬還是需要從長崎得到。
既然這位劉船長可以搞到別人搞不到的東西,這就是一個值得結交的人。
不需要逼迫太甚,只需要讓他常來貿易,等到貿易額越來越大的時候,就由不得他只想打打擦邊球了。
幕府和細井安明都很自信,認為只要貿易信牌制度還在,那么主動權就始終握在幕府手里:你不想干,自會有許多人來干。
現在是互有需求,當然最好。
這一次幕府那邊還有更為迫切的需求,希望下一次能夠得到一位會養馬的馬醫、一位醫術高明的漢醫。
至于之前說的戰馬買賣,那不過是來試探劉鈺的。
找馬醫是因為日本沒有專門養馬、配種的人才了,養的馬越來越不對勁,越來越矮。
找醫術高明的漢醫,則是因為德川吉宗放松了鎖國政策,一些荷蘭語的解剖學書籍涌入了日本,在日本的醫界產生了不小的影響,所以幕府希望能夠找一位醫術高一些的漢醫來一趟。
之前給出的長長清單,細井安明只是想要試探一下劉鈺的態度,也是為以后的合作先做一點提醒。
既然已經試探出了劉鈺的態度,細井安明便把劉鈺的擔憂壓了回去。
“劉船主請放心,日后這等事,只要轉找你來做便是。你也聽說了,荷蘭人在入港之前,都會遞交一份‘風說書’。也希望劉船主下一次來貿易的時候,遞交同樣的‘風說書’。至于這兩枚信牌,日后往來均可年給,但若想再加,還請劉船主留意兩件事。”
“一個是以為善于養馬的馬醫,另一個就是找一位醫術高明的漢醫。如果明年貿易的時候可以送來,那么也可以再增發兩張信牌。”
“我們也不會再找別人去找,是信得過劉船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