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地翻過了縱橫的阿爾泰山,沿著奇蘭河而下,正是蚊蟲滋生的季節,行軍的士兵不禁懷念起翻山的日子。
與其被這里的蚊子喝干了血,還不如再走一遍山路。
本以為西域是萬里黃沙,哪里想得到這西域竟是河谷潮濕、漫山都是白楊、落葉松和白樺。
山上的日子的確苦,高山又冷,時不時會來一場冰雹。衣服濕透,在山上烤火動的哆哆嗦嗦。熬過了冰雹,又可能來一場狂風,最艱難的地方只能容幾個人通過,沉重的火炮和大車要步兵們用力向前推,哪里是馬拉過去的,分明便是人抬過去的。
可下了山,才知道河谷的日子比山上更難熬。白蠅、蚊子,數不盡,打不絕,每天傍晚一到,就要扎營。
第一件事便是點起大火,上面覆蓋上濕草,靠濃烈的煙把那些蚊子趕走。
一直到襲擊了一處烏梁海部落后,才知道了另外一條路。
繞開河谷一路行軍到了奇蘭河匯入額爾齊斯河的河口,這里的蚊蟲總算是少了些。
沿途說服了幾個烏梁海部落,他們出了一些向導,大軍也很遵守軍紀,給他們留下了一批行軍補給,與這些部落交換,雇傭了一些人,換了一些羊吃。
好在對準部的部落不用遵守軍紀,青壯可以跑,但他們的羊群馬群牛群卻難跑。
正是夏季轉場的季節,輕騎們四處出擊,抓著一個部落就窮追到底,肉食倒是不缺。
終于看到額爾齊斯河的時候,青州軍在這里暫時停歇修整了兩日。
這里名為布爾津,蒙古語是駱駝牧場的意思。附近就有一個準噶爾的大部落,襲擊之后俘獲了不少的駱駝和馬,以及牦牛山羊。
在這里留下了一小隊士兵筑城,等待后續的援軍把重炮和補給送過來。后勤可以沿著奇蘭河運輸,這里樹木茂盛,造船并非難事。
修整之后,吃了頓飽肉,把大量繳獲的牛羊等留在了布爾津,全軍輕裝快速南下。
這一次青州軍徹底放飛了自我,考慮到兩個營的兵力就能抗住混亂的牧民沖擊,以兩個營加上向導在前面開路,全速抵達了額敏河。
在后世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湖畔略作修整,騎兵追殺了兩個牧帳。
擲彈兵營和工兵營輕裝強襲,終于在準部沒有準備好之前,奇襲搶占了阿拉山口,并依山修筑了一座簡單的要塞。
翻越了阿拉山口,便是伊犁河谷區了。
這里是整個舊大陸世界島的中心,向西便是濕潤的七河流域,世界上最好的小麥棉花種植區之一。
急速的行軍讓準部根本沒有時間集結兵力,翻越阿拉山口,一些投誠的準部人,還有一些蠢蠢欲動欲要取而代之的準部首領們便紛紛投靠,送來牛羊勞軍。
劉鈺在阿爾泰山以北擊敗大小策凌敦多布的消息已經傳遍,沿途的行軍速度更是讓準部驚呼不可戰勝。
從那些投靠的嘴里得知,準部在伊犁河谷地區還能集結大約三萬的軍隊。不過也就是數量上的三萬,真正能打的可能也就萬余人。
西路大軍已經前出到了輪臺地區,劉鈺也不知道皇帝對準部到底是個什么樣的構想,青州軍跑的太快,傳詔令的根本追不上。
這里距離準部的統治中心已經不遠了,賽里木湖,大西洋暖濕氣流的最后一滴眼淚。
伊犁河谷,就像是一個簸箕,兩側的山擋住了大西洋的水汽,從簸箕口潤了千里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