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出生之前,數學界的巨星萊布尼茨,曾有一個宏偉的設想。
在全世界普及科學院。
萊布尼茨構想了五大科學院:彼得堡科學院;柏林科學院;德累斯頓科學院;維也納科學院;北京科學院。
萊布尼茨希望科學院不只是研究科學,更應該把科學轉化為技術。
讓全世界都建起來科學院,互通有無,從而引領科學的進步,最終編寫一套能夠解釋萬物的《百科全書》,用純粹的理性解釋整個世界。
德累斯頓科學院沒建成,維也納科學院也遙遙無期,
但彼得堡科學院,那是真真正正的萊布尼茨影響下的真正傳承,其體系和建設思路也是和之后的柏林科學院一樣,延續著萊布尼茨的科學院思路。
這或許也是日后俄國政局混亂后,歐拉選擇前往柏林科學院的原因。
在萊布尼茨體系下,歐拉也秉持著這種科學無國界的構想。
這一本《代數基礎》,就是他編寫出來的,希望成為全世界科學院數學系的教科書。
為此,他統一了混亂的數學符號,將各種符號統一規格,希望借此將代數學引出幾何學的陰影統治,使得代數學真正可以和幾何學分庭抗禮。
即便右眼已經失明,他仍舊努力地在進行著編寫工作,并且委托哥德巴赫,希望暫時辭去地理學教授和俄國地圖測編的工作。
因為大順的齊國公和他所帶領的龐大使團,已經從巴黎返回了彼得堡,他希望能夠在這些人離開彼得堡之前,將這本《代數基礎》讓中國的公爵使團帶回北京,算作送給那位未曾謀面的“筆友”的禮物。
這位未曾謀面的筆友在信上,希望歐拉能夠幫助解決月球軌道計算的問題,并且提出了一個“三體問題之三點平面軌道特殊解”的猜想。
回信歐拉早已經擬好,對于這個問題,他表示這可能需要他用十年或者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來尋找答案,至少暫時是無法解出的。
咚咚咚的敲門聲傳來,哥德巴赫的到訪,打斷了歐拉的思緒。
女主人用圖拉兵工廠的銅壺燒開了水,取出來使節團贈送的茶葉,滿屋都飄蕩著一股茶的清香。
之前使團前來參加彼得二世登基典禮的時候,到訪了科學院,并且贈送了科學院的教授們大量的禮物。
大部分禮物都是劉鈺私人贈送的,價格在大順那邊可能并不貴,但帶到了這里就很昂貴了。
這些上等的茶葉,還是有人專門送到歐拉手里的,當時歐拉都很詫異,不敢相信自己這個二十歲出頭的小伙子竟會有這樣的待遇。
就像是冥冥中有人得到了“上帝”的指引,知道歐拉會有一番很大的成就一般。而在當時的科學院里,成名已久的大人物比比皆是,而歐拉那時候甚至連數學系教授還不是,差點要成為生理學教授。
很快,熱騰騰的茶煮沸,哥德巴赫很隨意地翻了翻歐拉的筆記,問道:“你要辭去在地理系的職務嗎?”
“是的。數學還有太多要解決的問題。繪制地圖這種事,不需要一個專職的數學家,至少此時已經不需要了。科學院的小伙子們可以獨自完成這樣的工作。我的右眼已經失明了,上帝不知道什么時候又會奪走我的左眼,繪制地圖這樣的工作,并不適合我這樣的右眼失明的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