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南北半球的準確星表,經過百余年的積累,也因為牛頓這個學閥的去世,終于得以公之于眾。
一切前置工作都已經準備就緒,就剩下最后的臨門一腳,那就是月球軌道。
只要解決了這個數學問題,一個懂數學的人,便可以憑借一張天文歷,仰頭望望星空和月亮,便能知道此地的經度和緯度。
那時候,人們才可以說,我知道我自己在哪。
哥德巴赫知道劉鈺寫信求教月球軌道的事,詢問了一下歐拉的研究進展,歐拉只能搖搖頭。
“這是一件很難的工作,至少還需要數年的時間。但我認為,天文導航派最終會在經度測量上獲勝。因為,一個優秀的工匠手藝,很難推廣。而數學,卻可以推廣。最終在大海上導航,還是要靠數學。”
歐拉并不知道天文派最終一敗涂地,也很難想象每天誤差在微秒的鐘表有一天會普及。
所以現在,他信心滿滿。
哥德巴赫也對數學充滿了崇敬,當然也不希望最頂尖的數學家們,輸給一個沒上過學的英國木匠。
寬慰了老友幾句之后,哥德巴赫說到了大順使節團的事,這是他在外交部的事務。
“這一次,中國方面在勘界問題上很強硬,甚至提出了要繞道前往奧斯曼,甚至還要去見見卡爾梅克人的首領。”
“女皇陛下明知道這是訛詐,但卻不得不做出讓步。中國人在中亞的戰爭,很驚人。您無法想象,五年前他們還是一支三十年戰爭水平的陸軍,而現在已經擁有很適合他們的戰術。他們有更多的人口,更高的賦稅,改革起來很容易。”
“特使帶回來一張油畫,或許您應該看一看。劉鈺翻越阿爾泰山,政治味道過于濃重,但不得不說很精彩。”
“他騎在戰馬上,指著陰霾的天空,身旁是推動大炮的士兵。這更像是對中亞權益的宣示。”
“您的那位筆友,和我一樣,并不是一個純粹的數學家,而更像是一個官場里的人。不過,他的數學水平很高,給你的信件我看了,那個關于素數的猜想,很有趣。”
“這位中國的伯爵,還在斡旋和法國之間的關系。或許是為了恐嚇吧,他們從巴黎返回的使節團,并不隱瞞法國將要派出使團前往中國的消息。”
“俄國的外交災難。”
哥德巴赫憂心忡忡地想到了剛剛初步結束的波蘭王位繼承戰爭,以及俄國即將對土耳其再度宣戰的事。
歐拉并不關心這些,而是想到了另一件事。
如果俄國的政局再度混亂,自己或許可以前往中國,從信上看,那里有很濃厚的數學氛圍……至少,信上看,是這樣的。
而且,在私下的信件上,劉鈺開的價很高,足以保證他和妻子兒女的優渥生活。
至于法國人,他們和大順進行外交,歐拉并不關注。
送走了哥德巴赫,歐拉繼續埋頭,希望盡快修訂完這一本《代數基礎》,趕在大順的使節團返回之前,將其出版并傳遞到大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