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瑞典人的資本還是不足,至少商船數量就不夠,歐洲的走私者們也還沒到吃不下貨的地步。瑞典人缺現金,大順這邊有錢,正是天作之合。
饅頭心想這談判就是混不吝,你不接受我就關貿易。
說條件也不是現在說。現在要做的首要之事,是確定國會能否修改東印度公司的條例?
瑞典的東印度公司現在有很多限制,比如船必須要用瑞典的船,以給瑞典造船廠提供訂單,增加就業;比如戰時,東印度公司的艦隊需要劃歸海軍指揮,所有商船船長都等同于海軍軍官。
比如……隨時要和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死磕。
這些條例,可不是卡姆比爾能決定的,還得通過國會。如果國會不松口,卡姆比爾就算去了大順,談的條件也無意義。
饅頭也知道,國會這東西,和大順雖然不同,但有個東西肯定能解決:錢。
只是,還需要一個渠道。行賄,也得有關系、有人引薦才行。
“卡姆比爾先生,我知道你是東印度公司的發起人。再去之前,請做好如下準備。”
“分割東印度公司,將對華貿易業務獨立出來。雙方的合作,是固定貨物比例。大順的商船不會在戰時受控于瑞典海軍,但作為回報,如果俄國和瑞典爆發了戰爭,大順可以調停。”
“主動權既在你們手里,因為你們有市場;但也在我們手里,因為我們貨源。合則兩利、分則兩傷。”
“至于國會,我想你們既然能夠促成東印度公司成立,也一定有辦法促成修改法令。錢……不是問題。如果允許我們的商人參股,公司的事就是他們的事,他們精通行賄。相信我,在大順的商人很清楚行賄的價值,他們在行賄上絕不吝嗇。”
此時能夠說出來的條件,必然不是最終的條件,而是可以就地還錢的。
前期的話,可能還需要給瑞典讓渡更多的利益,主要是考慮到瑞典在今后的歐洲戰爭中保持中立,英國荷蘭出于對瑞典銅礦鐵礦和木焦油的需求,不會劫瑞典的船。
真要是南洋那邊打起來,要是掛大順的旗幟,可能一出馬六甲,就被荷蘭人給劫了。
這一次既是要借瑞典的殼,也是要借瑞典的人脈和市場。只要能打開這個缺口,就算商人不出錢,劉鈺也愿意出一筆行賄的錢的。
況且大順的商人怎么可能不知道“衙門口朝南開,有理沒錢別進來”的道理?國會,不就是個衙門嗎?
卡姆比爾聽到這樣的條件,心里也是微微一動,他明白這些條件必然不是最后的條件,這也不是不能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