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搬出趙氏孤兒的故事,這些人一定會認為“撤退不是屈辱,而是如同古之公孫杵臼、程嬰那樣的義士壯舉”。
對不同的人,得有不同的欺騙方法,這正是一個封建貴族所應擁有的才能和天賦。
沒有這樣的能力,是做不好一個分封貴族的。
果然,這些武士家臣一個個哭伏于地道:“家主放心,我等敢不盡心竭力?”
用了這些人的忠勇,小小欺騙,便已成功。
用這樣的道理欺騙了一下那些他認為最難纏的武士后,這些最難纏的武士再也沒說什么和他共死此處的廢話。
宗義如淚眼婆娑,取出一些金銀道:“你們把這些收好,我觀唐人自號仁義,也不會搜檢你們。去了那邊,若是側室十月有出,則立為世子,盡心輔助。若將來將軍復對馬,吾亦無憾矣!”
“切勿復言共死之語。今日退,是為明日進。宗氏一族的血脈,就拜托各位了。”
“家主……”武士們痛哭幾聲,終于起身,離開了棧原城。
護送著宗義如的側室,登上了提前準備好的三艘船。
碼頭上,商人們正在爭搶船只,有愿意出高價求一位置的,有自己有船雇傭了武士守船的,也有舍命不舍財將家里的什么東西都往船上搬的,熱鬧無比。
雖然趙百泉說了大順是仁義之師,可有錢的商人們卻不怎么相信,還是跑了比較好。
剩下的那些沒什么錢的、亦或是經營店鋪的商人,就不用擔心。
既沒有拿錢,也不想離開,只能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大順軍隊的仁義之上。
宗義如親自去碼頭送行,親眼看到他擔心的那些耿直忠貞之輩都上了船,這才放心。
船隊起航,大順的海軍果然守信,并沒有攔截,放任這些船離開了對馬。
這就讓宗義如更放心了,看來大順并不知道對馬島有特鑄銀的事,將來就算有人告訴了大順這邊,也可以說特鑄銀當時隨著撤走的人一并帶走了。
大幾萬斤的白銀,再加上城中的積蓄,只要大順天子需要一個投降的樣板,日子過得不會差。
等到最后一艘船離開后,百五十名士兵登上了已然沒有人的碼頭。
很快,棧原城的幾門破大炮都被扔了出來,宗義如知道自己這幾門炮守不住,那還不如聽從大順軍的要求。
大順的軍隊也果然沒有襲擾棧原城,而是在城下町發布了布告。
約法三章。
廢除一切領主對田畝的所有權,賦稅按照改革后的文登州攤丁入畝制,每畝地收米若干,約合十而稅一。
一公九民。今年賦稅盡快交于碼頭,若有村頭、屋主欺壓者,可往城下町控訴。
大順的畝稅,理論上并不高。高的是地主地租、攤派等等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日本的情況特殊,趕走武士,基本沒什么地主,一公九民就是一公九民,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正好收島民之心,以便徹底占領這一處要沖之地。
其二者,便是廢除一切高利貸合約,質押土地即日起歸還原主,所有欠下高利貸者,將契約上交。若已經離開對馬的商人的高利貸,全部燒毀;不曾離開的,則按照最高額本金的利息,繳清即可,之前的亦算。
其三便是要求一切商鋪照常開業,所有人需在一月之內,將手中銅錢兌換為泰興通寶。
紀元不得為元文某年,皆改為泰興某年。
所有人日后禁剃月代頭。
廢除刀狩令,百姓可持買大順律允許的兵器。
日后將要廢棄幕府規定之度量衡,衡準之器,各店鋪先行,三月后仍有用舊度量衡者,罰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