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重磅的消息在江戶城炸開,重臣們惶惶,德川吉宗卻暗自松了口氣。
大順軍攻下了京都,在他看來,是件好事。
亦算是喪事喜辦,德川吉宗終于確信,大順想要的可能真的就如劉鈺信上所說的那些東西:貿易、朝貢、開國、賠款。
否則,攻下京都,抓住天皇,毫無意義。
德川吉宗確信,劉鈺不可能不知道天皇就是個傀儡。甚至連傀儡都不如,傀儡還需要人在背后操控自己做出動作,天皇充其量也就是個不會動的神龕。
昭仁給他的信,讓德川吉宗確信,幕府在這場對外戰爭的一敗涂地;但對內的統治還可以繼續維系,甚至有了轉機。
大順軍攻入京都,最慌的不該是他德川吉宗,而是九州島上的西南諸藩。
如果大順要割地,不會舍近求遠,跑到江戶附近的德川直轄領來割地,肯定會割就近的九州島諸藩的。
大順軍攻入京都,如入無人之境,這會讓九州島諸藩明白,他們那點兵根本打不過。
不談野戰,只談后勤和渡海運輸能力,九州島諸藩只要還有腦子,就該明白沒戲。
現在這種情況,對西軍余孽九州島諸藩、對幕府,可謂是一場雙贏。
此時九州島諸藩的兵力,還未損失,這時候和談,對九州島諸藩保存實力最為有利。
所以,得到大順軍攻入京都、長途奔襲的消息后,九州島諸藩一定會主動要求和談。
否則,真要繼續打下去,大順軍真的登陸九州島,把西南諸藩的兵力都掃一遍怎么辦?
而且他們現在主動要求求和,就會迫使幕府不能割九州島的地:和談可以,大義還在幕府那,大家都支持和談;割地不行,割地那就是幕府賣國,權威盡失。
這就等于把幕府架在火上烤。
大順如果要割地,當然會割九州島的地;諸藩主動支持和談,可不是為了幕府割他們西南諸藩的肉的。
這相當于他們認可幕府的權威、保障幕府的威嚴不失,諸藩為和談背鍋,不會借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再去用大義,來削弱幕府的權威;幕府用不割九州島的地,作為回報。
而這,就需要德川吉宗在此亂局中,抓住機會,掌握主動。
辦法也很簡單:號稱要死戰不退、號稱要再立新天皇、號稱要決戰至最后一人。
口號喊得越響,停戰的阻礙也就越小,幕府的權威保留的也就越多。
現在這種局面,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此時的日本,有影響力的,實際上有三支力量。
公家,也就是天皇、公卿等輩,雖然就是個神龕,但影響力還是有的,而且很容易被人把這神龕搶走。
幕府。
以及,外樣大名、實封大藩。
大順可能想要的三樣東西,也和這三支勢力對應。
朝貢。
貿易。
割地。
現在,德川吉宗認為,自己只要喊出堅持抗戰到底、堅持打到最后一人的口號,就可以把損失縮減到最小。
昭仁被炸,還有其余皇族,怎么都能找出來一個有血統的。
德川吉宗只要詢問諸大名,提出要效明之土木堡,立新君,繼續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