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續的一些細節,還需要阿部正福和劉鈺進行一下溝通,盡可能做到雙方都滿意。
會面結束后,德川吉宗召見了阿部正福。
在正式任命他為大坂城代、總攝開埠海關諸事之前,德川吉宗很深入地和阿部正福進行了關于開埠后法令的交流。
阿部正福認為開埠之初,沒有經驗,也缺乏時間,暫時不能夠組織起專營制度。
應該先允許商人自發貿易,待熟悉了開埠貿易之后,再由幕府挑選出合適的大商人,組織株仲間。
所謂株仲間,就類似于股份制壟斷,一家稱之為一株,仲間為伙伴之意。也就是幾家合伙,買斷某種貿易品的專賣權,這樣便于幕府收取利益。
阿部正福的思路便是先讓商人廣泛競爭,勝者通吃,由幕府授予勝利者特權,強化專營。
前期在競爭階段,也容易總結出市場的規律,幕府亦可親自下場,看看什么賺錢投入其中,賺上一筆。
鑒于金銀價的問題,阿部正福則建議這一次賠款大順盡可能賠給白銀,幕府準備囤積黃金。等到金價上漲的時候再拋出,從而套利。
之前的海商也不止一次用金銀差價套利,日本有這方面的經驗。原先可以管制,但現在既然徹底管不住了,這錢還不如幕府直接下場,自己去賺。
既然幕府鐵了心要拿關稅填補財政虧空,而且也確實找不出更好的填補財政的方法,阿部正福也只能貫徹幕府將軍的意志。
一方面阿部正福站在公事的角度去看,開埠對日本未必是一件壞事,他有自己在福山藩改革的經驗,也有自己對經濟的理解。
另一方面,站在家族和私心的角度去看,自己這個大坂城代肯定只能是暫攝開埠事宜。若是自己能夠做的好、做的完美、做到了讓幕府有錢花,日后阿部一族肯定是要增加封地,距離幕府中樞也就更近了一步。
如今正適合和劉鈺勾兌一下,做到幕府滿意、大順也滿意,這就是他這個大坂城代能否繼續干下去的第一道考驗。
德川吉宗也沒有把和大順之間的密約內容告訴阿部正福,只是說了說日后財政收入的思路,他這個大坂城代只要能盡快把錢收上來就好。
事物都是正反面的。
進口關稅收錢越多,同樣也意味著日本金銀外流的越多。
但日本的金銀外流,那是政治家要考慮的事,比如已經故去的新井白石。而現在,已經定下來要靠關稅和專營來充實財政的幕府,已經不可能再去找一位政治家來制定決策了。
幾日后,劉鈺即將乘船離開,前往下關換約的前一天,阿部正福特來見他,對開埠后的關稅、經營、司法權等一些細節問題,進行了討論。
大方向上,要和德川吉宗先談定。
小細節上,要專門的刀筆吏來商榷。
不大不小的這些問題,作為將來開埠的指導方向,兩邊的身份都算是比較合適。
兩邊見面之后,阿部正福先介紹了一下自己。
劉鈺則是習慣性地問了問阿部正福,在做藩主的時候,對本藩的財政問題是如何改革的。
從一個人的施政政策,大約可以判斷出一個人的經濟學趨勢。日本封建制下,諸多藩都在不斷試錯,各種奇葩的政策層出不窮,這種細節正可以為談判交流做到心里有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