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鈺的這些話,開了個好頭,叫這些新興階層感受到了希望。
但隨后,劉鈺并沒有直接談“權益”,而是先談起來了這些新型階層最討厭的“義務”。
“我知你們最關心什么,朝廷也不是無意叫你們一起跟著發財。在商言商,想發財,也沒什么錯。”
“但南洋諸事,不只是發財這么簡單。如今朝廷在南洋用兵,南洋廣闊,緝私尋常、駐軍嚴防、又要防止南洋貨物私賣于西夷人。這都需要錢。”
“如今朝廷用兵,軍費所需,無非地丁銀、鹽稅所出大頭。”
“都是士農工商四民,農民交稅打仗、當兵流血。到頭來,利潤卻全讓你們得了,這不合適吧?”
“你們要說西北用兵,或許覺得自己出錢不舒服,覺得那西北萬里之外,關我東南何事,緣何要我等出錢?這我也不與你們爭,爭論無益,但多多少少似也說得通。”
“可這下南洋……你們覺得合適嗎?”
話音既落,這些大順的新興階層們就都沒話了。
絕大多數人,肯定是只希望享受權利,不希望付出義務。
大順的農民屬于那種根本不奢望自己能有什么權利的階層,但商人階層就大不一樣。
要說合適嗎?
不說這下南洋,便是東北、西北的防務,說與他們無關,那于情于理,也都不合適。
商人們其實也能理解歐洲那一票東印度公司的模式。
不管是英國還是荷蘭,亦或是法國。東印度公司的駐軍開銷、戰爭開銷,都算在公司的運營成本之內。
不可能說國家用國家財政替公司打仗,然后收益全讓公司拿了。
這種情況有沒有可能發生?當然有可能,但前提是商業資產階級專政,國家完全代表商業資產階級的利益。
但在大順,莫說什么商業資產階級專政。說的難聽點,商人的地位,連“被統戰”的資格都沒有。
大順朝廷更在意小農的利益,而不是去在意商人階層的看法。因為廣大百姓能干什么,從陳勝吳廣到大順太祖皇帝,已經證明了很多,也證明了他們的統戰價值。
可大順的商人階層……
英國的資產者階層能讓國家不得不重視,因為他們能摁著國王的頭談事。
大順的這些新興階級,還差得遠,完全就是一群待宰的肥羊。
老虎可以和群狼妥協,甚至可以和一群數以萬億的螞蟻妥協,但絕對不會和一群大肥羊妥協。
大順的這些新興階層的擔憂,也正出于此。
沈萬三的故事,可能是假的,但在商人中流傳的很廣。
劉鈺上來就談了這么多關于“錢”的事,這些新興階層擔心,是不是朝廷準備吃獨食?
吃獨食不說,還要割他們的肉作為股本?
也就是劉鈺在商人階層中的信譽還算不錯,這幾年朝廷也算是按照商人階層的一些“規矩”辦了些“人事”。
總還沒有使得這些人盡皆驚詫。
一眾人互相看了看,便將目光投向了對日貿易公司的董事林允文,他和劉鈺早就熟識,當年劉鈺去日本幕府那邊談事的時候,就是此人做了劉鈺的日語西席。
一些人千言萬語,覺得還是讓林允文出面說說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