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平日里確實凈干些生兒子沒勾子的事,放貸逼死過不少人。
是以平武縣的四川本地商賈、士紳、鄉民等,被煽動起來,群情激憤,讓陜西人滾出平武。
平武事情一發,周邊的昭化、廣元、梓潼、劍州、石泉等地的鄉民,云集響應。
號“凡屬陜客,概行驅逐”。
在大順,這件事稱之為“綿州鬻妻事件”。
綿州幫驅逐了陜西人之后,自己壟斷了綿州的典當業。
至于是不是真的回饋鄉里、老鄉不坑老鄉,那就不知道了。可能四川商人開的當鋪給鄉親們低息亦或許四川商人不給四川百姓放高利貸
但總歸,綿州幫和陜西商人之間,因為鬻妻事件,兩邊結下了很深的梁子。
只是,如今川鹽要合股辦理的事一出,之前的仇怨可就無所謂了。
典當,終究還是沒有賣鹽掙錢的,尤其是朝廷這邊放出風來,要取消高額地租之后,綿州幫的人當然盼著兩邊一笑泯恩仇。
西秦會館的商會首領,很熱情地接待了這些四川商人,還親自給來負荊請罪的綿州幫的川商解開了荊條,還把自己的衣服披上去了。
該走的流成還是要走的,吃了人家的茶,示意這件事以后就一筆勾銷了。
陜西商幫的首領心里明白。
當初在京城,劉鈺非要他們出錢修三峽水道、非讓他們必須留出來三成多的股份給當地四川人,為的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親不親,階級分。
如今要對付敘州府的地主,這些準備投資鹽井也的商賈們,放下了之前的舊怨。
之所以陜西商人那么容易就答應出錢修三峽,而且還是在不知道朝廷實質上是要“川鹽入楚、淮北供鹽、淮南復墾”這個大戰略的前提下。
其原因,也和當年的鬻妻事件有關。
如果這一次,不廣泛拉攏四川本地的豪商,那么今天這件事就會演變成什么
演變成四川商賈出錢出力,居中挑唆,把這件事定性為“秦人奪川人之產”,鬧得恐怕難以收場。
最終可能引發川人和陜西商人之間的極大矛盾,立足怕是十分困難。
陜西商人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么,放高利貸嘛,沒錢還債你賣老婆關我屁事發了善心,明兒他也賣老婆、后兒他也賣老婆,難不成這典當鋪就不開了高利貸就不放了
既覺得自己無錯,如今自是以一種勝利者的姿態、一種大人不記小人過的心態,來接待這些四川商人的。
甭管內部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四川商人眼里,可是陜西商人“高風亮節”,是陜西商人“主動”除了修繕三峽水道的錢,借著滇銅黔鉛水運的大背景,拿下了川鹽的壟斷權。
而且陜西商人還“主動”預留了三成的股份給川商,這可不是叫人信服嗎
要這么看,之前說這些陜西商人沒資格建關二爺的廟,完全就是鄧艾鐘會。現在嘛,則完全有資格祀關二爺的廟了,仗義,真特娘仗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