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當時的雪區****不允許其它教派入侵,傳說鄧得亮神父直接向當地的政府要求一張牛皮之地,用一牛皮紙地和一牛角水把整個上鹽井都圈了進去。
……
當然這種宗教之間的故事陳晚安頂多是看看并不是很感興趣。
而吸引陳晚安的自然是這里的美食。
鹽井美食加加面。
據說吃的不是美食,也不是面,是樂趣。
加加面已有近千年的歷史,相傳公元1265年,八思巴接受元朝封贈返回雪區,途經鹽井地區,當地以加加面供奉。
為了敬重上師,調和上師食欲,廚師以小碗面敬奉。
八思巴一下吃了好幾碗,并大贊其鮮美。
從此,鹽井加加面以小碗“加、加”的方式流傳下來。
而這個習俗沿襲至今,就有了鹽井家家面的飲食傳統,尤其過年必須要做。
在鹽井餐館很多,但“加加面”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家,最受歡迎的就是卓瑪的店。
牦牛骨熬湯,青稞做面,每碗面只有一口,來卓瑪店吃面的人很多,創下147碗最高紀錄的那位小伙是一名騎行者。
在他到來之前,該店的最高紀錄是125碗,知道此事后,他便奔著這個紀錄來芒康。
卓瑪家的店有這樣一個規定,但凡破了該店的最高紀錄,同行之人所吃的面均免費。
不過,147碗確實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陳晚安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恐怕零頭都費勁吧。
據說挑戰開始時,卓瑪家的姑娘們會放起歡快的藏歌,食客不停的吃,姑娘們就會不停的加面,餐桌上的小石子就是用來記錄吃了多少碗面,只要打破紀錄,就能免費。
但是陳晚安覺得就算是自己和林清晨顧奈兒三個人一起吃都無法破記錄才是。
……
當然,這里還有另外一個有趣的事情就是婚姻節。
這是個當地特殊的節日。
加達村在每年藏歷新年初六都要舉辦婚禮來取悅山神,否則,來年村里會發洪水,給村民帶來災難。
結婚節因此得來并流傳千年,成為雪區傳承千年、獨一無二的婚禮習俗。
據說這婚姻節期間,全村熱鬧非凡。
第一天為籌備婚禮,由一位德高望重、口才橫溢的婚禮主持人于上午召開全村年輕人會議,評選出當年最勤勞、最美麗的幾對年輕人為這次假婚禮的新郎、新娘,并用抽簽的辦法確定出主辦“婚禮”的家庭。
下午,“新郎”、“新娘”進行洗禮,送發請柬……
其他年輕人為“新郎”、“新娘”準備明天的“婚禮”。
而其實全程都是假的。
新郎是假的,新娘也是假的。
就是為了過節日……
所以也叫假結婚節。
……
“對了清晨,這里還有一個地方是你的最愛!號稱是雪區的波爾多!”陳晚安笑著說。
“紅酒?”林清晨一愣問到。
“具體說應該是達美擁葡萄酒……”陳晚安笑道。
“芒康境內生長著一種葡萄,它個兒不大,顏色呈紫黑色,當地人稱其為黑珍珠……在芒康鹽井曲孜卡鄉,每到葡萄成熟的季節,家家戶戶都會用葡萄來釀制紅葡萄酒……由于海拔高度優勢,葡萄種植無需噴灑農藥,真正純粹的綠色產品。”陳晚安頓了頓繼續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