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懼耶律洪基!
皇帝都不鳥耶律洪基,咱們為啥怕遼人?
陳忠珩一路出了皇城,身邊站著兩排親從官,御街上的人一看就知道有大動靜,紛紛圍攏過來。
晏月也在其中,她帶著伙計們在采買貨物,準備運回西北販賣。
這便是商人的本質。
她跟著人群過來,見到前方的陳忠珩后,不禁訝然:“他是什么身份?”
這般威風的應當不簡單吧。
想起上次陳忠珩跟著沈安去西北的事兒,晏月覺得這人不簡單。
“這是陳都知,官家身邊第一得用之人。”
邊上有人得意的說道。
天子腳下的臣民自詡消息靈通,最喜歡用這種方式來彰顯自己的優越感。
“哦!多謝。”
晏月有些茫然。
陳忠珩見人不少,就大聲說道:“治平元年,就是去年的冬天,遼皇親率大軍屯兵朔州……朔州就是在雁門關那邊……”
這便是兵臨城下!
百姓們漸漸安靜了下來。他們知道大宋勝了,可怎么勝的,戰況如何,這些一概不知。
“官家仁慈,不想生靈涂炭,就派了包相去西北。隨即包相派出使者去朔州面見耶律洪基,誰知耶律洪基倨傲,處心積慮要對大宋動手……”
陳忠珩看了人群一眼,正色道:“遼人既然要開戰,那咱們該怎么辦?”
人群默然。
這是個上升階段的帝國,但它的臣民還沒適應身份的轉變,依舊以為自己是弱雞。
“官家說了,大宋不怕遼國,他不懼耶律洪基!”
人群瞬間就沸騰了起來。
“竟然不怕了?”
“先帝在時,咱們都怕遼人怕的要死,現在竟然就不怕了?”
“官家說他不怕耶律洪基!”
“……”
但口炮沒用。
陳忠珩繼續說道:“遼軍隨即攻打雁門關。此戰包相掌總,歸信侯沈安指揮……敵軍拼死攻打,數度攻上了城頭,可我軍悍不畏死,把他們又趕了下去……”
“武人還是好。”
“是啊!那些人叫人家什么……賊配軍,可沒有這些賊配軍,這次耶律洪基就打進來了。到時候什么賊配軍?咱們都變成了遼人的奴隸。”
眾人一陣唏噓。
“……遼軍久攻不下,我軍出城反擊,一戰擊潰遼軍。耶律洪基狼狽而逃,后來還吐了血!”
“竟然這般厲害?”
現場的氣氛馬上就燃了。
“耶律洪基親征都被擊敗了,大宋……大宋真的不同了。”
“當年遼皇親征,還有那個什么太后也來了,寇相公拉著官家去親征,好歹擋住了,可還是簽了盟約,每年賠錢……如今耶律洪基再次親征,可大宋不但能擋住,還能反擊讓他吐血……”
“歸信侯……沈縣公是名將啊!”
“對對對,當年沒有狄武襄,所有才簽了澶淵之盟。如今有了沈縣公,耶律洪基只能吃了閉門羹,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