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立國之初,遼人就在北方多有威脅,不說前面,就真宗時,若非祖宗保佑,將士用命,官家親征,大宋亡國就在眼前。”
為官的人但凡知道這段歷史的都在點頭。
當年的大宋真是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寇準力挽狂瀾,武人們齊心用命,這才挽救了大宋的國祚。
至于真宗御駕親征,那就是個吉祥物,當個擺設。
“如今大宋多了西夏這個對手,遼人更是虎視眈眈,老夫問你,若是皇子不知兵戈,若是遼人再度南下,大宋用什么來阻擋?沒見識過戰陣的帝王逃跑時,第二個寇準在哪?”
蘇威皺眉道:“宋遼之間和平多年……”
“雁門關之戰!遼皇大敗吐血,這樣的和平你能放心?”
包拯盯著他說道:“若是遼人傾國南下,帝王束手無策,大宋如何?靠誰去抵擋?”
宋遼和平就是個偽命題。在包拯看來,富饒的大宋就像是一塊肥肉,遼人想啃一口,但怕崩牙,所以這些年一直在看著。
“慶歷年間時,遼人趁著大宋和西夏交戰之際屯兵勒索,這便是你口中的宋遼和平?”
包拯上前一步,問道:“可曾練刀?”
要想文武雙全,練刀是必須的,就和沈安一樣,得聞雞起舞。
蘇威的眼皮子抖了一下,他哪里練過刀,可現在那么多人在盯著自己,他若是說沒練過,那就是文弱書生。
如今宰輔們都經歷過戰陣,但凡有些上進心的官員,面對這種問題時,吹牛都要吹出來。
于是蘇威昂首道:“下官練過劍!”
他看著包拯,覺得爽快之極。
某練過劍,你練過什么?
呸!
包拯突然噴了他一口,然后指著他說道:“刀劍刀劍,但凡上過戰陣的誰不知道刀為尊?長劍只能捅刺,面對長刀自落下風……”
蘇威抹了一下臉,覺得有些茫然。
某哪里知道刀劍的功用啊!
所謂練過劍,不過是當年為了瀟灑耍過幾天罷了。
“就你這樣的還敢說軍國大事,還敢說什么練過劍,老夫看你練的不是劍,而是賤人的賤!”
趙曙聽到這里,看到蘇威被包拯逼得節節后退,不禁贊道:“果然是包拯,好一個包拯啊!”
大宋第一噴子上線了,不斬殺對手決不收兵。
“皇子親歷戰陣,這是在冒險,可他為何要冒險,因為遼人依舊是大宋最大的威脅……皇子知道,官家也知道,所以忍痛讓他去了西北……可你在做什么?”
包拯逼近一步問道:“帝王和皇子都在為了大宋而冒險,在這等時候,你在做什么?你在逼迫官家!想用彈劾官家來成名?無恥之尤!老夫告訴你,沒門!”
蘇威面色慘白,喃喃的道:“沒有,某沒有……”
“沒有?”包拯冷笑道:“沒有你還在這里作甚?難道還要老夫請你進政事堂里說話嗎?”
“不敢不敢……”
蘇威只覺得胸口發悶,心跳加速的厲害。
很可怕的包拯啊!
須發賁張,言語直刺人心。
包拯咆哮道:“那你還不快滾!”
“是是是!”
蘇威狼狽而逃,包拯站在那里,微微抬頭,恍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勇士。
還有誰?老夫就問還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