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差錢了你們知道嗎?
你們管過嗎?
韓絳躬身,“臣有罪。”
他雖然覺得趙頊的話不妥,可卻倍感慚愧。
作為三司使,他習慣性的忘卻了百姓的疾苦,只知道賦稅賦稅……
今日趙頊的問題讓他脊背發熱,羞紅了臉頰。
韓琦嘆道:“大王仁慈。此言大善。”
趙曙也點頭道:“百姓不足,朕羞愧。”
老百姓的日子難過,這就是君王的罪過。
曾公亮說道:“可那些富戶可會甘心?他們會不會和官吏勾結,把自己弄成低等戶?”
這是必然的。
趙頊說道:“曾相此言有理,我在想一件事,若是要革新大宋,最需要做的是什么?我想到的是吏治。”
“不管多好的想法,多為百姓考量的新政,可到了下面會如何?”這個問題沈安說的比較多,趙頊印象深刻。
沈安甚至把吏治比作是新政成敗的決定性因素。
——下面的官吏陽奉陰違,什么新政都是扯淡!
都是瞎扯淡!
他說的多了,趙頊自然被影響的很深。
“那些官吏會陽奉陰違,會上下其手,甚至為了政見的不同而在背后捅刀子……那樣的話,新政如何能成?”
沈安想笑。
老王新政失敗,官吏陽奉陰違和捅刀子起碼占了大半功勞。
“所以臣以為,欲中興大宋,首要在于吏治。”
讓官吏聽話,或是讓他們不得不聽話。
這是趙頊想表達的意思。
趙曙問道:“你有什么法子?”
“監督!”
這個真心沒什么好法子,唯有打造一個監督力度超大的環境。
“臣建議擴大御史臺的規模,多招御史,每個府放兩個御史,每年一輪換,不許他們在一地超過一年,如此可避免被收買……”
一個府放兩個御史,這個是要盯著官吏們干活的意思嗎?
太狠了吧?
沈安笑了起來,很是幸災樂禍。
大宋對官員們實在是太好了,如今趙頊來個釜底抽薪,讓人盯著你們干活,怎么辦?
想哭嗎?
哈哈哈哈!
沈安在忍笑。
韓琦等人面面相覷。
這個大王太狠了吧?
“這些御史若是查不到情弊就是瀆職。”
趙頊又補了一句。
韓琦苦笑。
下面的官吏們怕是要高喊這日子沒法過了。
趙曙看著兒子,面色古怪的道:“此事……朕要仔細想想。”
免役錢這等想法是不錯,但這是新政!
毫無疑問,在范仲淹之后,新政的標準就是撼動祖宗規矩。
改革差役就是在撼動祖宗規矩。
后宮之中,今日天氣不錯,高滔滔請了曹太后來參詳趙頊的親事。
“……那個向氏聽說很是貞靜……”
“貞靜?”曹太后很是不屑的道:“你讓大郎整日對著一根木頭,那日子能過下去嗎?”
是哦。
高滔滔換位思考了一下,覺得這個事兒有些麻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