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基層官吏的編制少的可憐,沈安覺得大抵比大明還少。
但地方事務繁雜,幾個官員能干個啥?
啥都干不了!
那不干活了嗎?
肯定要干啊!
從前唐唐太宗開始,官府就指定某些富戶給部分低級官員承包伙食費,這規矩一直演變到了五代,事兒就越發的熱鬧了。
五代的地方官府差什么都是百姓提供,為此創造性的發明了新戶籍,什么豬戶、紙戶、炭戶……連特么染料他們都讓百姓提供,叫做紅花戶和紫草戶。
到了此時,百姓的負擔堪稱是登峰造極了。
周不提,到了大宋時,百姓的負擔依舊很重,太宗皇帝算是干了件好事,就是取消了百姓和官員俸祿掛鉤的事兒。
隨后大宋的廂軍就大發神威,把大宋的那些活包干了。
什么修河道,修路搭橋……什么渡船、木匠……反正廂軍就是雜牌軍,什么活都干,倒是解放了百姓。
但職役沒辦法,這是官府的具體職責所在,廂軍愛莫能助,只能征召百姓服役。
職役主要是農戶為主,按照等級派遣。
州縣有多少事?
多如牛毛。
這些事誰干?
官員就那么點,只能是讓這些差役來干。
這些差役在家里種地好好的,老婆孩子熱炕頭。還有那些地主家庭,一律都跑不脫。
被征召后家里的活兒就沒法干了,一家子就眼睜睜的看著田地荒蕪。等來年一家子沒了糧食,怎么辦?
涼拌!
別指望官府會管你,自謀生路去吧。
于是只能賣田地,然后一家子就成了貧民,要么佃種土地,要么乞討……
所以職役破家就是這么一回事。
而根源就在于服役的百姓沒收入,算是白干。
日子長了誰受得了?
聰明的,活絡的,有機會的,大伙兒就使勁的貪吧,勾結起來挖墻腳,最后服役服成了富翁,倒也是一段奇遇。
“……有不少小吏都發財了……官家,就是這么回事,臣不敢妄言。”
張啟偉面色慘白,覺得自己怕是命不久矣。
某一下戳穿了這個事兒,官家怕是會被氣死吧?
他偷窺了趙曙一眼,見他面沉如水,不禁腿一軟,就跪下道:“官家,這是多年的事了!”
這事兒早就有了,只是大伙兒都心照不宣,沒告訴你。
“朕就是個聾子,是個瞎子!”
趙曙心情很沉重,趙頊趕緊叫人去弄了熱茶來,然后服侍他喝了。
“官家。”韓琦勸道:“祖宗用了差役,本意是好的。當年朝中收入少,可北邊的威脅卻大,國用不足,所以只能用了百姓來服役……只是……”
趙曙看著他沒說話。
“只是……”
韓琦有些沒臉往下說了。
原先差役的本意是減少朝中的耗費,否則大宋處處都要小吏做事,全部加起來得有多少人?
這么多人每年要開多少錢糧?
所以還是差役好啊!
不花錢的小吏,爽得很。
可小吏油滑,一部分小吏就借機挖墻腳,把地方弄的烏煙瘴氣的。
“只是……”
趙曙還在看著韓琦,突然問道:“只是什么?”
韓琦目光轉動,覺得自己好像只有一種選擇。
“官家,這等事……該變變了。”
韓琦說完就渾身一輕,仿佛是剛從茅坑出來的那種清爽,不禁就回身看了看群臣。
那個司馬光……
他竟然是黑著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