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沒去?
沈安看看韓琦,韓琦一本正經的板著臉,頗有首相的風采。
包拯看了一眼趙曙,沈安就明白了。
合著趙曙是擔心有人謀逆,讓皇城司在汴梁城中打探消息啊!
本來沈安覺得趙曙有些膽小,可想想當年先帝趙禎遭遇的宮中謀逆案,頓時就理解了。
那些人的膽子之大,一般人真的無法想象。
在新政開始的當口,若是趙曙出事,那就是一個急剎車。
沈安讓出了位置。
這個時候就該讓趙頊發光發熱了。
“陛下,祥符縣的富戶都交了免役錢。”
“好!”
趙曙歡喜不已,“可是都交了嗎?”
“都交了。”
趙頊拿出一本冊子,陳忠珩接過遞上去。
“陛下請看,這便是祥符縣富戶的名冊,左邊是家產數額,右邊是繳納的免役錢。”
趙頊也很歡喜。
趙曙仔細看著,等看到后面時,就看到了熟悉的筆跡。
——結余三萬六千九百九十二貫。
“竟然結余那么多?”
趙曙真的沒想到,在他看來,只要祥符縣的免役錢能抵扣招募人手的七成支出就心滿意足了。
可現在竟然還結余那么多,讓他不禁贊道:“大郎辛苦了。”
趙頊低頭,“臣不辛苦。”
因為這里是朝堂,所以趙曙可以失態叫他大郎,但他卻只能稱臣。
韓琦等人心癢難耐,就忍不住問道:“陛下,結余了多少?”
趙曙再看了一眼,“結余三萬六千余貫。”
“那么多?”
韓琦說道:“三萬多貫,這是每年吧?”
沈安點頭,“免役錢每年都要交。”
“那豈不是說……三司的日子又要好過了?”韓琦想到韓絳每每來訴苦,說是朝中的開支再不節約些,回頭他就只能去跳汴河。
“那是免役錢。”沈安覺得韓琦的目光依舊有些狹窄,“祥符縣因為靠近京城,所以富戶多,這才有了許多結余,但大宋疆域廣大,許多地方卻貧困,結余不可能,甚至有可能會少。這些結余正好填補虧空的地方,若是還有剩下的,下官以為該留著,為以后打算。”
“以后打算,什么意思?”韓琦知道自己是太過激動,所以忽略了大局。
“下官覺著大宋的百姓只會越來越有錢,富戶只會越來越多,到時候結余會越來愈多,若是一股腦兒都給了三司,會不會助長了朝中和三司從別處弄錢的心思?”
財政虧空了,沒錢了,咱們從別處擠擠行不?
行,于是就擠吧。
金錢就像是那啥的溝,擠擠總是有的。
可一國財政若是不規范,以后就容易出問題,更容易被人鉆空子。
韓琦點頭表示認可。
趙曙看著兒子,心情愉悅之極,“大郎此次提出了免役錢,身體力行,讓朕歡喜不已。”
這是夸贊,稍后就會傳遍朝中。
這也是在豎立威信,一步步的,當趙曙蒼老時,趙頊就正好接班。
趙頊說道:“陛下,真正歡喜的是百姓。”
“百姓當然會歡喜。”趙曙笑道:“他們免除了職役,以后只管種地就是了,朕此刻在想,天下百姓會如何期待免役法,哈哈哈哈!”
“陛下,有祥符縣的百姓來求見,說是感激陛下施行了免役法,讓他們脫了大難,所以就帶了些特產來感謝。”
“哦!”
趙曙心中一動,“去看看。”
……
今天依舊是雙倍月票。第四更送上,求月票,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