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
曹佾想起了沈安家的小瓷盆。
那個莫不是官家的?
沈安那廝好大的膽子啊!
“官家是擔心他去打斷人的腿,這才用了一套瓷器哄他,你有何功勞,也能要一套瓷器?”
曹太后覺得趙曙對自己真是夠尊重了,就越發覺得弟弟的舉動太過分,而且有居功自傲的味道。
勛戚最怕什么?
最怕的就是執掌軍權。
曹佾能掌軍,這便是莫大的信任和看重,可你做了些什么?竟然挾功要好處……
這是犯忌諱的啊!
曹太后想到了這里,手一伸。
“刀來!”
這是要動手了?
有內侍送上連鞘長刀,曹佾已經開始逃了。
“還敢跑!”
曹太后覺得抽曹佾一頓,官家那邊想來也該釋懷的。
“大姐饒命啊!”
“嗷!”
……
慶寧宮中,侍讀孫永走進了房間里,里面的十余人正在伏案沉思,聽到動靜抬頭,有人說道:“孫侍讀,大王封皇太子之事如何?”
孫永搖頭,面色凝重的道:“那些人進諫時機拿捏的非常好,大王只能拒絕,否則就有覬覦之嫌。所以此事難!但難也要試試。”
“哎!”
一陣嘆息,大伙兒都有些沒精打采的。
他們都是趙頊的人,至少名義上是。
趙頊好了,他們也好。趙頊不好,比如說不能繼承帝位,他們也沒好果子吃。
這便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孫永走進來,見大伙兒都在寫東西,就湊過去看了一眼,卻是奏疏。
“這是何意?”
奏疏里闡述了趙頊封王的好處和必要性,看著不錯。
可孫永卻搖頭,“這樣不好。”
眾人抬頭,孫永說道:“太簡單。”
切!
眾人偏過頭去。
大伙兒都是大王的屬官,你孫永裝什么大瓣蒜啊!
孫永淡淡的道:“要說就要拉它個上千年,從遠古時說起,一直說到前朝,說清楚早立太子的好處。”
“可壞處卻不少!”
有人辯駁道:“歷朝歷代帝王和太子相疑的不少,這個怎么說?”
孫永搖頭微笑道:“此一時彼一時,此時大宋蒸蒸日上,有了皇太子,這天下就會更穩固,上下安心。此乃天大的好事,咱們怎能不做?”
眾人點頭。
“那要怎么寫?”
孫永走過去,拿起毛筆,一筆筆的寫下了一個個人物。
這些人物在史冊中或是光芒萬丈,或是遺臭萬年……
“秦皇漢武……無數帝王將相,因為太子之位不明,引發了多少紛爭?這些都要寫進去,一份奏疏要精干,不可太繁冗,否則官家哪里有心思看下去?要簡潔,要明晰……”
孫永邊說邊擬,一會兒就弄出來一個類似于大綱的東西。
眾人一看,不禁贊道:“孫侍讀果然是出手不凡啊!這隨便弄一下,比咱們的強多了。”
若說大綱是骨架,后續就是填充血肉。
孫永緩緩的寫,不時和大家探討一番某個人物的事跡。
這一寫就寫了大半個時辰,等他寫完時,有人驚呼道:“該給大王上課了!”
孫永抬頭,眼中有疲憊之色。大半個時辰全神貫注,耗費了無數心神,但他此刻卻很興奮。
“今日某去給大王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