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著手稿出去,眾人行禮。
這是表示尊重。
一篇文章就震住了同僚,讓孫永不禁心情大好。
可等他過去尋趙頊時,卻聽到里面有人在上課。
“……大宋的根基在于百姓,可也在于士大夫。百姓不穩,地動山搖。士大夫不穩,暗流涌動。兩者皆不可輕廢。”
這是沈安的聲音。
沈安是侍講,自然有資格給趙頊上課。
只是這廝太懶了,一年最多上幾次。
大王對他敬佩有加的原因是什么?且讓某聽一聽。
孫永側耳傾聽著。
“若說君王是上層,那么士大夫就處在中間,而百姓就在下面。”
這個比喻不錯。
“士大夫一動搖,大宋的腰就危險了,前隋就是最好的例子。那時的中層那還是世家門閥,世家門閥離心,一心要捅隋煬帝的刀子,可隋煬帝卻急匆匆的要去征伐高麗,最終兵敗身亡。”
窗外的孫永想吐血!
你把大宋的士大夫階層比作是前隋時的門閥世家,這過分了吧?
史書上些隋煬帝窮兵黷武,驕奢淫逸,所以才導致隋朝敗亡。可但凡有點腦子的都知道,在前隋滅亡的過程中,那些世家門閥不知道出了多少力。
“所以對于士大夫階層,別想著一巴掌拍死,你也拍不死。”
這個倒是真的,隋煬帝就是想一巴掌拍死那些世家門閥,結果卻把自己給拍死了,由此可見世家門閥的勢力之龐大。后來李淵起兵,世家門閥的力量在其中更是不可低估。
孫永本來對沈安沒什么好感,可此刻聽到這些見解后,不禁就點點頭,覺得這是真知灼見。
士大夫不可太倚重,否則帝王會被架空。但又不可離太遠,否則士大夫會心生怨懟。
咦!
這怎么不對勁啊!
“要不遠不近,要潛移默化的改造他們,比如說此次祥符縣之事,某斬殺潘穎,就是在給張啟偉撐腰,也是在給其他官吏做示范,讓他們知道,盡心做事的臣子不必擔心沒了后路,不必擔心沒了前程,所以……”
“回頭我就去求了官家。”
“好。”
趙頊的心情看來很輕松,“你說的士大夫很是精辟,近了被架空,遠了會懟怨,很是形象,我一下就想通了許多事。”
他突然咦了一聲,說道:“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你這說法,竟然把士大夫比作是小人,若是被他們聽到了,怕是會找你拼命。”
這話里的女子不是泛指女人,后世牽強附會,實在是南轅北轍。
外面的孫永這才發現自己為啥發現不對勁了。
這沈安是故意的吧?
“此次孫永他們想為我謀求皇太子之位,可我以為不大妥當。”
孫永心中焦躁,恨不能沖進去問問趙頊,憑什么不妥當?
“此事官家不會同意,他們白費勁了。”
“我就怕官家發怒。”
“不會。”沈安很篤定的道:“官家畢竟在外面多年,所以還是眷顧你的,愛屋及烏,孫永他們不會被呵斥。”
你說什么就是什么嗎?
孫永覺得沈安太過大話了。
他悄然回去,然后仔細推敲了自己的奏疏,覺得萬無一失。
出來時,他不禁流淚了。
“這是為何?”
同僚見狀不禁訝然。
孫永嘆道:“某寫這份奏疏耗盡心力,讀來傷感,不禁落淚。”
眾人拱手,“如此此事定然能成,我等該聯名才是。”
這是開玩笑,可孫永卻點頭,“好。”
咦!
這人真的很大方啊!
……
第四更送上,大家晚安,爵士這輛老破車繼續熬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