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看!”
趙曙帶著群臣走進了靶群里。
一進去大家發現連落腳點都沒有,到處都是木屑。
“臣從未見過這等威勢。”
文彥博看向沈安的目光中多了驚訝,“這也是雜學里的東西?”
“對。”沈安馬上認領。
包拯知道,只要是儒學之外的本事,沈安就恨不能全部歸納入雜學之中。
當這樣的局面形成之后,一家獨大的儒學就會尷尬的發現,這個世間處處都是學問,但偏生和自己沒半文錢的關系。
這個小子啊!真的夠狠。
“敵軍縱馬疾馳,弩箭漫天,無數敵軍落馬,隨后火炮轟鳴,一枚枚鐵彈橫沖直撞,人馬當者辟易……何等的威勢!何等的痛快啊!”
這是來自于曾公亮的贊美。
韓絳堅定的道:“但凡是火炮,只需官家一聲令下,要多少我三司就給多少錢財和銅料。”
“若是不夠呢?”有人說道:“銅料大宋也不多,鑄幣都不夠。”
大宋的錢荒根源就在于銅礦,特別是富礦的匱乏。
韓絳咬牙切齒的道:“那就去搶,哪里有銅礦就去哪里搶!”
這又是一個機會,沈安說道:“海外有銅礦。很多。”
“船隊已經出發了吧?”
趙曙幽幽的道:“等消息回來了再說。”
海外有銅礦,你們要不要?
沈安拋出了一個誘餌,由不得他們不上鉤。
到時候水軍橫行于大海之上,陸軍一路打穿過去,最后和水軍會和。
那局面……
沈安只是想了想,就覺得頭皮發麻。
太爽了啊!
“真是鋒利!”韓琦俯身撿起一塊木片,說道:“這等利器,軍中如今裝備了些,北方的城防也有賴于火炮的保護。如今北伐不遠,陛下,臣覺著軍中該多多裝備才好。”
趙曙點頭,“是該多多裝備才好。”
可銅料呢?
眾人都看向了韓絳。
韓絳說道:“三司可以壓下一批鑄幣的銅料,懇請陛下允許。”
“好!”趙曙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
“如今有紙鈔,銅錢該少一些。”
這是借口,實則是大炸逼主義在萌芽。
火力不足癥一直是這塊大陸的主要毛病,眼瞅著有了利器,銅錢都得先靠邊站。
“只是銅錢還是不能太少。”文彥博含蓄的提醒了一下,見君臣都沒怎么搭理,就說道:“若是銅錢太少,百姓終究會心慌。到時候全都拿著紙鈔去擠兌銅錢,麻煩可不小。”
趙曙看了他一眼,“交趾那邊的銅礦……沈安。”
沈安笑瞇瞇的出來,“交趾那邊有銅礦,上次臣就有過交代,讓他們去尋,估摸著也該差不多了。”
趙曙滿意的道:“若是找到了銅礦,算是你的大功。”
呵呵!
沈安看了眾人一眼。
一行人開始回城。
回到宮中后,陳忠珩就送上了奏疏。
“陛下,這是彈劾沈安的奏疏。”
趙曙接過,看了沈安一眼,“你又做了什么糟心事?”
糟心事?
這話太難聽,沈安喊冤道:“臣最近都在聞雞起舞,夜讀兵書,哪里去做了什么糟心事。”
趙曙看了一眼奏疏,“說你在徐州打斷了徐州司理參軍陳松的腿,還說不是糟心事!”
“那陳松……”
沈安把陳松的事兒說了,趙曙明顯的輕松了許多。
北伐之前你就惹是生非吧,北伐后咱們新賬老賬一起算。
這事兒就這么被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