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萬壽宮內!
孝莊側著身子斜躺在軟塌上,她微瞇著雙眼,似乎在小憩。
在她身前,站著兩排宮女,身后立著一個面容蒼老的老內侍,他們像是雕塑一樣,一動不動,似乎是害怕驚擾到了這座宮殿的主人。
突然,一道輕微的腳步聲從殿外傳來,一個侍衛統領打扮的大內侍衛輕手輕腳的從外殿走了進來。
那人似乎有急事,只是還不等他開口,便看到孝莊身后那個老內侍微微搖頭,示意他不要打擾到宮殿主人小憩。
“可是出了什么事?”
人老了,睡眠也就淺了,侍衛統領的腳步雖輕,卻依舊將孝莊驚醒,她慢慢睜開雙眼,用手揉了揉額頭,朝那個侍衛統領溫聲問道。
她的聲音雖然有些蒼老,卻讓人倍感舒適,完全沒有上位者的威嚴肅穆,反倒是像一個平常的老人,給人一種平易近人的感覺。
那侍衛統領看到孝莊醒來,微微行了一禮,回稟道:“啟稟太皇太后,下面傳來消息,金剛寺的人昨日悄悄進京,入了鰲拜府中。
另外,鰲拜手下的幾個親信也在沒有圣召的情況下,悄悄返回京城,奴才懷疑這里面有大蹊蹺,所以接到消息后,不敢有隱瞞,還請太皇太后圣裁。”
孝莊聽到侍衛統領稟報,并沒有直接回復,只是幽幽嘆息一聲:“皇孫兒到底是急了些,鰲拜這人啊,哀家也了解,若非真的覺察到什么,被逼的太急了,他也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孝莊幽幽開口點評道,她似乎對鰲拜非常的了解,繼續道:“鰲拜對我大清也是有功的,當年若非他拼死救駕,太宗他或許還等不到我們大清立國就沒了。
另外,當年若非鰲拜的拼死擁護,哀家和順治皇兒都不知道會被人欺負成什么樣子了,所以啊,鰲拜雖然跋扈了點,對大清,對哀家,對順治皇兒都是有功的。”
孝莊絮絮叨叨的說著鰲拜的功勞,似乎是陷入了某種回憶。
到了最后,她話題一轉,似乎有種說不出的無奈,再次嘆息一聲:“只是,哀家已經老了,哀家在的時候,有哀家壓著,鰲拜是大清的忠臣。如果哪天哀家沒了,那就難說了。”
孝莊的話,讓她身前的侍衛統領誠惶誠恐,急聲道:“太皇太后如意吉祥,怎么會老,就算奴才老了,太皇太后也不會老。”
孝莊聞言擺擺手,像是一個普通老太太一樣,道:“世上哪有不會老的人,哀家也只希望在這最后時間里,能給大清,給皇孫兒做最好一件事。”
“說起來啊,這鰲拜不欠咱大清的,反倒是咱大清欠了他不少,若非逼不得已,哀家真不想對他下手啊!”
孝莊神色有些傷感,似乎覺得有些過意不去,所以想了想,對身后的老內侍道:“大伴啊,待會你去萬歲爺那里,就說哀家說的,鰲拜對咱大清有功,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害了他的性命,奪了他的爵位,圈禁起來就行,等哪天老婆子不行了,走的時候也能有個伴。”
那老內侍聞言,老臉上露出一個菊花一樣的笑容,道:“主子放心,稍后老奴就去萬歲爺那里走一趟,將主子的意思告訴萬歲爺。”
孝莊點點頭,看著老內侍有些歉意,道:“哀家那皇孫兒到底是考慮不周全,只想著調開了鰲拜的親信黨羽,卻不知道最大威脅還在于鰲拜自己,所以啊大伴,這次可能又得麻煩你走一趟了,臨時呆在皇孫兒身邊,以防鰲拜狗急跳墻傷到了他。”
說實話,孝莊心里非常的矛盾,其實她并不想對鰲拜動手,因為現在的清廷看似強大,實際上卻是內憂外患,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鬧出大亂子。
她覺得,鰲拜這個人雖然跋扈了點,不過對大清的忠心還是不用懷疑的。此外,鰲拜還是滿清少有的悍將,有鰲拜在,無論是三藩,還是那些大明余孽,都能有所顧忌,不敢鬧亂子。
本來,她想著,再等個三四年,等她哪天快要不行了,就會將鰲拜一起帶走,那個時候她的皇孫兒也長大成人能夠親政了,這樣也不會鬧出太大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