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她千算萬算,還是沒算到自己那皇孫兒有如此雄心魄力,想要自己除掉鰲拜,提前親政。
孝莊雖然不愿意對鰲拜動手,卻也不會阻止自己皇孫兒動手。
因為她覺得,這樣也好,幼鷹總要學會飛翔,她活著的時候,即便皇孫兒鬧出再大亂子,她也能壓得下,如果她不哪天不在了,她那皇孫兒再鬧出大亂子,那么整個大清的江山就完了。
至于鰲拜,就當是給自己皇孫兒練練手了。
雖然這么做有些對不起鰲拜,不過為了她那皇孫兒,為了大清的江山,也只能這樣了。
當然,她依舊覺得有些對不起鰲拜,因為外面雖然都說鰲拜囂張跋扈,卻沒有人知道,鰲拜現在的名聲,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她讓人傳播出去的。
畢竟皇帝年幼,外有三藩窺覷,內有朝臣不服,若不樹立鰲拜這個靶子,他們愛新覺羅家的江山就真的危險了。
就像歷史上,諸多王朝皇帝年幼不能親政時,總會有鰲拜這樣的權臣出現,把持朝堂,權傾朝野,搞這搞那,弄得天怒人怨。
然后等天子成年親政了,便會將這權臣鏟除,如此一來,這天下又都回到了天下手中。
殺一人而憑天下之民怨,殺一人而掌失落的江山權柄,和其簡單也。
如果沒有這樣的權臣出現,朝堂在沒有皇帝的情況下,也能有序運轉,國泰民安,四海太平。
那么,還要皇帝干什么?
真要出現那情況,天子就成了一個可有可無的人,恐怕連傀儡都不如。
這便是權謀!
孝莊對這樣的手段,可以說是輕車熟路,畢竟古往今來垂簾聽政的太后有不少,但能在群狼窺伺下扶持兒孫兩代兒皇帝,并讓他們成功掌權的太皇太后,數遍整個華夏千年史,也唯有孝莊一人。
老內侍聽到孝莊的吩咐,表現的有些猶豫,道:“主子,不是老奴不愿意保護萬歲爺,而是平西王神龍教的人還在宮中潛伏著,若老奴不再主子身邊護著,萬一讓他們驚擾到主子,那老奴才是萬死不足以辭其罪。”
很顯然,孝莊等人對神龍教并非一無所知,甚至連神龍教背后是平西王府一事都了解的一清二楚。
只不過相較于康熙小皇帝,老內侍最關心的還是孝莊,所以他在聽到孝莊命令后,才會少見的出現遲疑。
對老內侍憂慮,孝莊卻沒有放在心上,笑道:“沒事,這不是還有蘇默爾陪著哀家嗎,另外神龍教的人圖的不過是四十二章經,若沒有必要,又豈會對我這個老婆子動手。”
老內侍仔細想想,最終點了點頭。
不過,他到底是有些不放心,道:“主子不如把博爾赤等人調回來,萬歲爺那里,有奴才一個人就行了。”
“不用,還是皇孫兒那里要緊,讓博爾赤他們好好保護著皇孫兒就行,有蘇默爾他們在,哀家這里不用擔心。”
孝莊揮揮手,拒絕了老內侍好意,她看著老內侍嚴厲道:“大伴啊,你要記住,萬歲爺才是最重要的,咱大清可以沒有哀家,卻不能沒有萬歲爺,所以真要出了什么情況,一定要以萬歲爺為重,明白嗎?”
面對孝莊嚴厲的目光,老內侍不由低下頭,回答道:“老奴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