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一直以來都以龍的傳人自居,而龍為傳說中的神獸,威嚴自然不容冒犯。
朱晨浩將新式火炮取名為龍威,便是希望此火炮能展現出龍的威嚴,趕走外敵,讓華夏的威名傳遍整個世界,讓所有人都不敢冒犯。
軍工莊園位于寧縣縣城三里外的一處平原上,本是一處皇家莊園,后來被朱晨浩改造成了漕幫火器研究處,并命名為軍工莊園。
軍工莊園的負責人叫戴梓,年齡不大,不過二十三四歲,是朱晨浩特意派人綁著“邀請”來的,專門“邀請”來主持研發火器的。
一開始,戴梓是不愿意接受這份工作的,后來還是朱晨浩特意抽出來了三天時間,親自和戴梓進行了一番友好交流勸說,他才滿腔熱血的主動加入了軍工莊園,負責替朱晨浩研究火器槍炮。
可能有些沒聽說戴梓此人,此人可以說是清朝初期最牛逼的火器研究專家了。
這人牛逼到什么程度呢?
康熙十三年,也就是吳三桂造反那年,福建的耿精忠響應吳三桂起兵叛亂進犯浙江,朝庭派康親王杰書為奉命大將軍,率清軍赴閩浙征討耿精忠,戴梓以布衣應聘從征,并獻上了一種火槍,連珠火銃。
這連珠火銃又名為二十八連珠火銃。銃背是彈匣,可貯存28發火藥鉛丸。銃機有兩個,相互銜接,扣動一機,彈藥自落于筒中,同時解脫另一機而擊發,完全能稱得上清朝版的單連發步槍。
康熙二十五年,荷蘭政府派遣使者來到中國,并進貢“蟠腸鳥槍”,戴梓奉命仿造了十枝槍,嚇得荷蘭人對大清敬畏不已。不久,他又奉命仿造佛郎機炮,也就是目前西方世界威力最強火炮,結果戴梓只花了五天時間就仿造完成。
康熙二十六年,康熙帝指令戴梓監造“沖天炮”(即“子母炮”),八天即造成。炮長二尺一寸米),重約300斤,便于攜帶。鑄造炮彈外形如瓜狀,每枚重20~30斤,內裝“子彈”,此炮發射時,“子在母腹,母送子出,從天而降,片片碎裂,銳不可當”。
沖天炮的最強戰績,據說清軍只開了三炮,便平定了噶爾丹叛亂,也不知是真是假。
可以說,戴梓此人在火器研究上有著非凡才能,尤其是在仿制仿造上,技能點更是點的滿滿的,朱晨浩把他抓來,不對,是把他請來,讓他按照設計圖知道雷火步槍和龍威炮,絕對是找對人了。
同樣的,也正是戴梓的加入,才能讓軍工莊園的火器研究以飛一樣的速度,在短短時間里,就靠著一張設計圖,從無到有的制造出成品來。
“轟!”
軍工莊園靶場,伴隨著一聲巨大的炮火轟鳴,八百米外,十余個穿戴了鋼鐵盔甲的假人直接沖天而起,化作一片片殘值斷骸散落四周。
待煙塵散去,靶場中央位置,一個直徑兩三米長,一米多深的大坑出現在那里,周圍十幾米范圍的假人全都被巨大的爆炸余波掀飛出去,化作一塊塊的碎片散落在地。
“好,很好,真的是太好了!”
朱晨浩見識到龍威炮恐怖威力后,一臉欣喜道:“龍威轟鳴,當為我華夏崛起之怒吼,此炮當真不負龍威之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