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風水之道,能夠動手腳的地方真的太多了,一個大風水師,真要想坑一個人,絕對能坑到他上下十八輩。
朱晨浩聽到張九功傳音,臉上笑容不變,同樣用傳音入密的手段回答道:“老天師放心,稍后晚輩肯定會給你一個交代的。”
朱晨浩說完,便不再開口,轉而使用自己剛剛學得的風水理論觀看皇宮布局。
要說起這紫禁城的風水,那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
這人就是元朝劉秉忠,他既通天文地利,又通歷算和水利,最重要的是還精通易學。
元世祖忽必烈統一全國后,他問劉秉忠何處可以建都?
劉秉忠說元上建都國運短暫,燕京建都則國運悠長,并建議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將蒙古更名為“大元”。
這就是元王朝的由來。
劉秉忠依漢人傳統的風水觀點,按“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格式安排了大都的功能布局,歷時二十四年,最終建成了后世京城的輪廓。
而后元朝滅亡,明朝建立,明太祖朱元璋選南京作為都城,而后明成祖朱棣又遷都燕京,也就是現在的京城,并在元朝大內舊址上建造了紫禁城。
紫禁城的“紫”是指紫微星垣。
紫微垣是中垣,又稱紫微宮、紫宮。它在北斗星的東北方,有“太平天子當中坐,清慎官員四海分”的說法。
古人認為紫薇垣是天帝居住的地方,而帝王又常以天帝之子自居,辦理朝政與日常居住的地方也就成了天下的中心。又因皇宮是等級森嚴的“禁區”,便以“禁”字來強調皇宮的無比尊嚴,取名為紫禁城。
因為紫禁城中沒有山和水,于是設計者便人為造了一山一河,讓紫禁城形成依山傍水的格局。
忘說了,那條河是引流京杭大運河形成的護城河,而那座山的名字叫作煤山。
說來也是諷刺,煤山建立在元朝皇宮舊址之上,像是給元朝皇室豎了墳頭,寓意鎮壓蒙元。
結果誰能想到,大明朝最后的一位皇帝崇禎,卻是吊死在了煤山之上,代表著大明朝的滅亡。
這難道就是所謂的風水輪流轉?
亦或者是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
還是說三百年河東,三百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咳咳,好吧,似乎有些歪樓了!
反正,朱晨浩有些想不明白了,最終只能將這一古怪念頭深深藏在心里。
紫禁城可以說是華夏風水術集大成之典范,在這里你能觀看到諸多風水格局,并且每一種風水格局都是貴不可言,好的不能再好了,甚至后期的每一座宮殿都嚴格按照風水術來建造和取名的。
比如說朱晨浩面前的午門!
作為皇宮的正門,午門當然不是一般的講究。
在十二地支的方位中,午代表正南方,而午門坐落于紫禁城的最南端,為當子午,故名午門。
從平面上看,午門是一個屬陰的凹字形建筑,建筑有形卻屬陰,南方無形卻屬陽,一陰一陽的結合,表明皇帝要平衡天地之間。
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城外有一條護城河環繞,如此最終構成了完整的皇宮防衛系統。
嗯,集風水,戰事,實用,美觀為一體。
也是難為當初的那批風水大師和建造大師了。
朱晨浩打量著眼前這座有風水大成典范之稱的皇宮,心中不由的升起一個異想天開的念頭來。
如果種花家的風水術真的有用,如果把建造皇宮的風水秘術全都用在一個高武,或者仙俠世界里,那又是何等一種景象。
能不能搞出一個如遮天世界的九十九龍山成仙地來。
對此,朱晨浩當真好奇的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