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我們的吏部大佬蕭大人就說了,只要圣母太皇太后一日不同意登基稱帝,大家伙就一日不走,一日不吃飯不喝水,就直接的坐死在這皇宮門口。
圣母太皇太后震動,京城百姓震動,整個天下震動。
最后,龍兒無奈之下,只能含著淚答應了眾人的登基稱帝請求。
嗯,這就是龍兒三請三讓,最后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登基稱帝的過程。
...................
女帝登基,昭告天下,改國號為龍,號稱龍國,取“蒼生如龍,愿天下人人如龍,人間太平”之意!
故而,外人又稱之為龍帝,亦或者是真龍女帝。
龍兒登上帝位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大肆修改曾經的滿清律法。
她先是通告天下,龍國法律面前,滿漢平等。
而后,直接廢除了滿人對漢人剃發易服的規定,中原百姓再不用頂著金錢鼠尾生活。
最后更是大赦天下,宣布詔令,對百姓永不加賦。
三條詔令一出,整個天下嘩然,莫說是京城周邊的百姓,便是長江南岸,吳三桂等叛軍都震動不已。
最關鍵的是,龍帝此令并非僅是嘴上說說,在朝廷三條政令發布的第二日,京城的百姓便發現,無論是皇宮外的御林軍,還是京城的城門守衛,亦或者是朝廷的官員衙役,全都變了發型。
曾經的金錢鼠尾消失不見,反倒是一片程光瓦亮的和尚頭。
據傳言,這是朝廷剛剛頒布的內部詔令,所有在職人員,無論是兵卒、衙役,還是朝堂大佬,都被要求剪了那金錢鼠尾,如果做不到,那就可以直接回家閉門反思了。
倒也沒有強行要求整個光頭,只不過對大部分人來說,與其留那一嘬毛,還不如全都剃干凈來的爽快,尤其是軍中,光頭明顯要比金錢鼠尾更有利于戰斗。
朝堂的變化,和京城軍隊的改變,倒是讓京城的百姓終于相信,先前的詔令不是虛言,也讓他們能夠放心的剪掉頭頂的金錢鼠尾了。
龍兒登基稱帝,并將大清的國號直接改成了龍國,這一行為可以說徹底惹怒了那些掌兵在外的滿人將領和清廷死忠官僚了。
尤其是正在長江北岸和吳三桂叛軍戰斗的八旗大軍,更是恨不得立即殺回京師,將那竊取了滿人江山的神龍女碎尸萬段。
清廷統治中原二十余年,影響還是有的,且不說京城外的滿人如何憤怒召集人馬想要奪回京城,單說那些奴根深種的就差認滿人為祖宗的漢人,也全都豎起反旗,叫囂著要殺入京城平叛。
當然他們也就嘴上叫囂一下,真正行動的一個沒有。
整個滿清皇室和大部分的滿人權貴都被一窩端了,別說這些漢人奴才了,便是長江北岸的八旗大軍也是一盤散沙,連個能撐場子的帶頭大哥都沒有,誰都不服誰,又怎么揮師北上平叛京城。
反倒是吳三桂,真心不簡單,趁八旗大軍混亂之際,逮著了機會,出其不意的拿下荊州,并斬殺了滿清八旗的正藍旗主將卡可圖,揮軍荊門,一時間天下震動。
同一時間,京城大門開啟,一支穿著奇異的光頭大軍從京師開撥,以雷霆之勢,掃蕩京城周圍大片區域,隨后一分為三,分別向天津,保定,大同方向前進。
一路攻城略地,不論大小城池,龍威轟鳴,無不是一攻即破。
沿途所遇軍隊,無論是清軍還是叛軍,無論是騎兵還是火器營,遇之,皆是一擊即潰。
十萬大軍出京,分兵三路,一路征戰,到最后竟然越打越多,好似天兵臨凡一般,短短不到三個月時間,便將黃河北岸的大片領地重新納入朝廷手中。
不對,應該說是納入龍國的地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