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的就是像現在這種被元祐帝提問的情況。
“哦!才十五歲?如此年紀竟也能從會試之中脫穎而出,參加殿試,江南不愧是我大周文風鼎盛之所,當真是英才輩出啊!”
元祐帝頗有些感慨的嘆道,這也是如今整個大周的現狀,若是天下才氣共有十斗的話,那么江南一地便能獨得七斗,然整個大周疆域何其遼闊。
老太監也是個人精:“不論是何地的學子,不論何時,整個大周的臣民都是陛下的子民,這些士子們也都是陛下的門生,日后,便都是陛下的臣子,為陛下效力,替大周守土開疆,教化萬民!”
“你個老貨,就會說些好聽的來恭維朕!”元祐帝不禁失笑,“走,陪朕下去走走,看一看我大周的青年才俊們寫的文章如何!”
“陛下慢點!”見元祐帝起身,老太監趕忙小心翼翼的上前扶住,躬著身子,一臉的謹慎。
皇帝親自動身,巡視考場,一是為了近距離的查看考生們的情況,二自然是為了拉近天子和門生們之間的距離。
元祐帝先是走到了王離身邊,盯著正奮筆疾書的王離瞧了瞧,粗粗看了幾眼他的文章,捋著銀灰色的胡須,悄然點了點頭,然后依次看了過去。
又繞到劉明的身后,仔細瞧了瞧,然后順便在衛允的邊上逗留了片刻,知道自己身邊站著的就是當今大周朝的皇帝元祐帝之時,說實在的,衛允還是有些激動地。
這感覺應該和和后世的我們親眼看到****,看到美帝的總統,英國的首相差不多。
反正衛允是這么認為的。
激動歸激動,可皇帝站在身邊看著自己,確實有些小壓力啊。
可惜元祐帝見他還未落筆,見他一副思索的模樣,似乎還在打腹稿,只囫圇瞥了衛允一眼,便匆匆走過,去看其他士子去了。
不過衛允并沒有將注意力放在元祐帝的身上,甚至不知道他是什么時候離開的,心中腹稿已然打好,如今剩下的也只有在落筆成文的過程當中,將腹稿稍加潤色,使其成文便可。
摒去心中的雜念,衛允拿起墨條,研磨好之后,才開始提筆,沾墨,落筆,正式作答。
不過一個多時辰,一手極工整端正小楷,洋洋灑灑一篇兩千余字的策論便躍然紙上。
殿試作答的時間共有兩個時辰,衛允打腹稿去了一炷香,作答用了一個多時辰,還剩下小半個時辰。
又不能提前交卷,衛允便只能耐著性子將試卷檢查了即便,便開始閉目養神起來。
這便是衛允日復一日瘋狂刷題的成果了,落筆的過程中基本不需要如何斟酌,文章的大體內容都在打腹稿的時候就已經呈現了大概。
所以衛允落筆就是一個一氣呵成的過程,除了過程之中無數次的沾墨之外,就沒有出現過停頓思索的時候。
相較于其余考生眉心之間偶爾出現的淺痕,雙眼之中閃過的思慮,衛允的一氣呵成,反倒有些鶴立雞群了。
自然而然的,也吸引到了我們地位最高的考官,大周朝的皇帝陛下——元祐帝的注意。
見衛允停筆端坐,閉目養神,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不多時便有小太監下來殿中,將衛允已然寫好的試卷拿了過去,呈給了元祐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