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帝目光幽幽,沉聲道道:“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有些時候,還是藏拙的好,有些場合,有些事情,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才能活得長久!”
衛允心中一凜,元祐帝這話,怎么聽著不太對,不僅沒有一點責怪的意思,反倒像是在提點自己,“多謝陛下指點,臣定然銘記于心!不夠如今是在陛下面前,臣自然是有什么說什么了,欺君之罪,臣不敢犯!”
元祐帝點點頭,隨即微微皺著眉頭,陷入思索之中,顯然心中還在猶豫!而且衛允也只是說了日后怎么處理這些紈绔的問題,可當下的這件事兒,卻沒有給出解決的辦法。
也是,說起來衛允也不過是個十五歲的孩子,這事兒處理起來連自己都頭痛,更何況他,元祐帝如是想到。
幾個呼吸之中,元祐帝的面色恢復從容,道:“此事還需再議,這樣,愛卿回去之后好好考慮,仔細的想一想,擬一道折子遞上來,將詳細的章程都擬定下來,朕看過之后,再做決定!”
衛允拱手作揖,躬身禮到:“臣領旨!”
元祐帝點點頭,對著身側的老太監使了個眼神。
老太監心領神會,自桌案上拿起一本線裝書籍,走到衛允的身前,道:“陛下如今要批閱奏折,不便和探花郎閑談,探花郎便在一旁誦讀此書!”
衛允接過老太監遞過來的線裝書,看著封面之上那兩個大字,有些懵逼,愣愣的看著老太監,有些不確定的道:“孝經?”
老太監和藹一笑,輕輕的點了點頭,送給衛允一個鼓勵的眼神!
衛允有些摸不清了,愣愣的翻開手中的孝經,還沒來得及細看,便聽案前的元祐帝說道:“給衛愛卿搬個杌子過來,愛卿雖然年輕,可也不一定經得起久站!”
衛允捧著書,躬身禮道:“謝陛下體諒!”
元祐帝的目光卻始終都在手中的奏折之上,未曾看衛允一眼,不咸不淡的道:“衛愛卿愣著干什么?為何還不開始?”
隨時疑問,可元祐帝的語氣之中,卻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實則是在催促衛允趕緊開始。
衛允這才反應過來,坐在小太監搬來的小杌子上,忙將目光落在手中的孝經之上,輕輕的干咳兩聲,潤了潤喉嚨,從第一頁開始,朗聲誦讀起來。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
……………”
即將滿十五周歲的衛允,已然開始有了一分踏入變聲期的意思,聲音不再似原先那般清脆,帶著絲絲沙啞,聽起來又沒有成年人的滄桑,倒是有幾分怪異。
總的來說,衛允現在的聲音并不如王離和劉明來的好聽,元祐帝為何不召他們二人前來侍讀,偏偏是自己,難不成元祐帝就是喜歡這種有些別扭的聲音?
衛允有些摸不清頭腦,索性便不去想,沒得浪費自己的腦細胞,費神費力的,左右不過是讀讀書,又不要自己干嘛!
再說了,誰叫別人是皇帝,而衛允自己卻只是個臣子呢!想要翻身把歌唱,且慢慢熬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