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兄(大人)慢走!一路順風”
衛允頭也沒回,只招了招手,上了大船。
小衛氏夫妻倆并沒有來碼頭相送衛允,小衛氏是不忍離別,怕來了之后失態,讓衛允也跟著傷心。
丁健這幾天則是一直忙運轉司的事情,忙的整日頭角倒懸,根本抽不出時間來,今日一大清早,就已經率先出門了。
風帆掛起,大船緩緩駛離碼頭,衛允立在甲板之上,沖著碼頭之上的四人揮手告別。
四人面對著汴河,目送衛允的大船于晨光之中漸行漸遠,消失在天水之際。
·················
衛允走了,就在元祐帝頒下賜婚圣旨的第二天,便匆匆離開了汴京。
這是衛允早已定下的計劃,原本他在一個月前就該走了,之所以留到現在,還是因為錦衣衛運轉司的事情,元祐帝特意開恩,讓其在汴京多逗留了一個月的時間。
上一任的慶州知州已然卸任,慶州知州的位置,自然不能一直空著。
衛允這才如此著急的匆匆離開汴京。
而在衛允離開汴京前的一個月里頭,京郊大營北鎮撫司的兩個千戶營的數千錦衣衛,也陸陸續續被悉數派了出去。
只留下了袁文紹這個千戶領著北鎮撫司的一個百戶營坐鎮錦衣衛大營,從汴京四周繼續吸收新鮮的血液,充入錦衣衛之中。
梁昊也因為成功的將戶部外圍的差事攬到了南鎮撫司的頭上,其南鎮撫司鎮撫前面的暫代二字馬上就要被去掉了,只待下一次考核之后,便能正式成為正六品的南鎮撫司鎮撫,總領整個南鎮撫司。
相比之下,和他一同成為千戶的袁文紹就要遜色的不少,如今依然還只是個千戶。
不過南北兩個鎮撫司的職能并不相同,也不是說袁文紹的能力就比梁昊差了,只是如今看來,在機會和時運上面,袁文紹確實要比梁昊差了一點。
原本這一次北鎮撫司外派出京,赴西北,北地,以及蜀地建立衛所,衛允是想將袁文紹也給派出去的,畢竟袁文紹的能力著實不錯,有他統領大局,倒是可以省不少心。
可又顧慮到袁文紹剛剛定親,今年十月,便要和盛紘的大女兒盛華蘭成婚了,若是當真被外派出京,那還不一定什么時候能夠回來,若是耽誤了袁文紹的婚事,那衛允豈不就做了惡人。
衛允可做不出這種棒打鴛鴦的事情,索性便將袁文紹先留在汴京,坐鎮北鎮撫司總部的同時,給張千鈞做副手,處理錦衣衛的擴招還有訓練的問題。
待他成婚之后,再由他自己決定,是繼續留在汴京,還是選擇離開汴京,幫衛允完成北鎮撫司的布局。
機會衛允已經給了他,至于到底如何選擇,能否抓得住機會,還是得看袁文紹自己。
至于張千鈞,除了這些之外,衛允也將自元祐帝手中接過來,自己又專門整合擴大了之后的羅網交給了他。
沒辦法,衛允頭上雖然還兼著錦衣衛指揮使的頭銜,可人卻離開了汴京,羅網又是元祐帝的耳朵和眼睛,自然不能隨著衛允一道離京,只能讓張千鈞管著了。
而衛允自己,自即日開始,便只總領北鎮撫司以及丁健所在的運轉司。
汴京和洛陽之間,相隔數百里,而且行船西去乃是逆流而上,速度自然要比順溜而下更加緩慢。
花了六日的時間,衛允才趕至洛陽。
這一次外派出京的北鎮撫司,便在洛陽新建的有一個百戶所!
衛允之所以要先入洛陽,也是為了視察一番北鎮撫司的工作!
結果還算滿意。
錦衣衛雖然直屬于元祐帝,但本質上,還是隸屬于軍方,是以此次北鎮撫司的行動,自然也和吏部兵部報備過了。
還有兵部專程出具的文書,各地的官員自然配合的很是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