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即,郭淅庭便令人取出三十余套飛魚服,以及繡春刀,讓趙宗全還有顧廷燁,趙策英等一眾人等換上。
一炷香之后,一個五十多人的錦衣衛隊伍,便踏上了前往汴京的道路。
近些年來,隨著運轉司的精鹽買買越做越大,錦衣衛各個衛所在各地之間的來回也愈發頻繁,一隊五十多人的錦衣衛雖不多見,卻也并不稀奇。
而且錦衣衛身上還有天子親衛的名頭,便是各地的衙門,駐軍也都禮遇有加,縱使是遇上了盤查,只憑著那一身飛魚服和腰間的繡春刀便能省去無數麻煩。
汴京城,衛允看著郭淅庭自禹州傳回來的書信,信中提及,禹州團練趙宗全之危已然暫解,化名白燁的顧二郎,已然與趙宗全之子趙策英定下計策,準備說服趙宗全北上汴京,郭淅庭已然照著衛允先前的囑咐,傾力助其趕赴汴京。
同時,郭淅庭已然依著衛允的吩咐,將禹州衛所之中除了郭淅庭帶走的幾個親隨之外的所有人馬,悉數安排妥當,和趙宗全留下的親衛一同趙宗全家室的安危。
郭淅庭在衛允的親衛之中也算是佼佼者了,他帶去禹州的人馬,也是衛允當初特意從黑甲軍之中篩選出來的精銳之士,雖不說個個都能以一當十,卻也是能打能殺的精銳。
而且不論是黑甲軍還是衛允的親衛,皆受過戰陣的訓練,不論是大型的百人、千人、乃至萬人的戰陣,亦或者是十人、五人、三人兩人小心戰陣,皆是錦衣衛的必練項目。
尤其是在請教山賊水寇以及小型馬匪之時,用大型戰爭橫推未免太過興師動眾,而用人數更少,但配合卻更加默契的小心戰陣,造成的殺傷力亦同樣不弱。
有禹州衛所將近百人的精銳,再加上趙宗全留在禹州的那些護衛,想來只要趙宗全的家人們躲在府中,不四處亂走,應該能夠保證其安全。
而且不論兗王往禹州派過去多少批人,數量都不會太多,但定然會更加的激烈,更加的不擇手段,令人防不勝防。
衛允搖了搖頭,起來走至窗前,望著窗外,喃喃道:“算了,盡人事,聽天命吧!”
衛允只是覺得可惜,那位在原著之中,連顧廷燁都對其異常推崇的大鄒氏,卻死在了刺客的手中。
而且最關鍵的是,如今衛允已然娶了張氏,不就相當于截了沈從興的胡嗎!而且大鄒氏的那位妹妹小鄒氏,還有鄒家的眾人,怎么說呢,完全都是依托在沈家身上的吸血鬼。
若是由大鄒氏壓著還好,可若是沒了大鄒氏,依著衛允對原著的了解,只怕鄒家的人還不知會惹出什么禍患來。
如今衛允命郭淅庭傾力相助趙宗全,協助其保護家眷,一則,若是將來這個趙宗全還有機會成為儲君的話,錦衣衛也算是提前在其面前留個好印象。
二則,也算是衛允對沈從興的那一丟丟的補償。
三則,衛允也想趁這個機會,看一看兗王的手段,順便看看有沒有機會順藤摸爪,提前了解一下究竟有哪些人,那些勢力已經被兗王所籠絡,與他同乘一船,也好提前有個準備。
還有第四點,借此機會,正好衛允也可以看看,現如今除了兗王一系之外,暗地里究竟沒有沒有什么別的勢力,隱于暗中攪動風雨,一直未曾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