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退卻,周軍的停下的步伐再一次邁出,以整齊的陣型,朝著前方的吐蕃軍隊而去。
其實就算騎兵不退,以數百輕騎也很難撕開近萬裝備優良,陣型整齊的步兵方陣。
而此時,吐蕃軍隊的主將也已經反應了過來,后軍變前軍,已然命令剩下的數千人馬主動朝著周軍的方向迎了過來!
正在攻城的軍隊,不僅沒有往后撤,反而攻擊的越發慘烈勇猛,也不知主將許下了什么許諾,那些個吐蕃士卒,一個個都如虎似狼,變得悍不畏死。
一具具的尸體不斷從城墻之上掉下,可后來者卻還是前赴后繼,從他們的身上,看不到有絲毫的懼意。
好不容易沖上了城頭,連斬數人,可緊接著迎接吐蕃士兵的,是更多的刀槍。
城內的守軍自然也看到了城外那近萬的周軍,那寫著周字的大纛,隨風而動,肆意飛舞。
援軍來了!苦守了數日,損兵折將,傷亡慘重的守軍們,亦紛紛看到了希望,吐蕃人悍不畏死,他們亦同樣的悍不畏死。
吐蕃士兵悍勇,那便兩個對一個,三個對一個,甚至四個五個對個,七八個對一個。
受傷了,便以血肉之軀硬扛傷害,沖上去抱著吐蕃士兵的尸體從城垛處一躍而下,同時也將正攀著云梯不斷往上的吐蕃士卒也給砸了下去。
三丈高的城墻,差不多相當于后世從四樓往下跳,就算不死,那也得是個重傷,無力再戰,而在戰場之上,重傷和死亡之間的區別,并不是很大。
雙方的士卒,皆已到了用命換命的地步!
這個時候拼的就是一個悍不畏死,誰要是先膽怯了,先退卻了,那他就輸了!
為今之計,除了迎戰之外,再也沒有第二條路。
至于撤退,吐蕃軍隊的主將連想都沒想過。
既然身后神不知鬼不覺的出現了這近萬的人馬,焉知其他兩個方向之上沒有伏兵,而且如今攻城之戰已然進入到了最關鍵的時刻,若是就這么撤退了,那超過半數正在攻城的大軍,勢必就會死傷慘重,到時候若是城中的守軍拼死也要出城狙擊,拖住吐蕃大軍不讓他們安安穩穩的撤離。
到時候在兩面夾攻之下,勢必會發生潰逃,一旦發生了潰逃,到時便再無半分翻盤的機會。
若是現在,憑著吐蕃軍隊的悍勇,還能拼上一拼。
而且經過這半個多月在蜀地的肆虐,那些一觸即潰的大周府軍,早已將吐蕃軍隊的那股子傲氣和對大周的輕視推到了最高處。
兩軍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吐蕃大軍剛剛進入射程之內,神機營的三段輪射便再一次使出,不過針對的卻不是最前方的刀盾兵,而是吐蕃的中軍和后軍。
大周的弓弩,不論是射程還是殺傷力都要遠超其余諸國,若是騎兵的話,還可以憑借著速度在極短的時間內沖過弓弩的射程,和周軍進行近距離的廝殺。
可這一次吐蕃大軍是為了攻城而來,除了最開始那將近五百的輕騎之外,便都是步卒了。
而且吐蕃又不似大周那樣,財大氣粗的武裝起人形坦克一樣的重甲步卒。
吐蕃的士卒們身上披著的甚至不是鐵甲,而是皮甲,皮甲或許能擋部分的刀劍,可面對箭矢,卻完全沒有半點抵抗的能力。
不過十余個呼吸的功夫,數千神機營的弓弩手們,便完成了十余次三段射,密密麻麻的箭矢宛若下雨一般,落在吐蕃軍隊的頭上,連綿不絕,未有間斷!
剎那之間,原本氣勢昂揚的吐蕃軍隊,一片一片的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