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顧廷燁的繼母小秦氏,原本侯府出了那檔子事情,而且犯案的人還是小秦氏身邊貼身的嬤嬤,永安帝甚至親自下了申敕的圣旨,一個管教不力的罪過不理論如何也是要落到小秦氏身上的。
可曹太后卻非要和永安帝唱對角戲,如今永安帝冊封了顧廷燁和明蘭,曹太后就把小秦氏也給冊封了,給了她一個太夫人的誥命,沒事兒讓顧廷燁的這位繼母給顧廷燁添添堵也是極好的。
如今羅網的勢力遍布整個汴京城,就連侯府之中,說不定也有羅網的眼線,曹太后對于顧家母子之間的關系,自然很是清楚。
如今曹太后和永安帝已經開始有幾分分歧了,給顧廷燁這位新帝寵臣上上眼藥,惡心惡心他,讓他被困在顧家那個事堆里頭,無暇顧及朝中的事情,沒空給永安帝出謀劃策也是極好的。
齊衡也因為這次清查逆王余黨一案立功不小,從監察御史被擢升為諫議大夫,正六品的官銜,官雖然不大,但卻清貴,就是在都察院里頭專門向官家諫言,沒事兒參參這個,罵罵那個的官兒。
而朝堂之上,如今正在吵著給先帝定廟號和謚號呢!
廟號就兩個字,要么是‘祖’要么就是‘宗’,‘祖’呢一般都是開國的皇帝才有的尊稱,所以先帝的廟號就只能是‘宗’了。
那就只剩下一個字了,可就這么一個字,卻讓滿朝文武在朝堂之上整整爭論了將近一個月,五日一次的朝會,基本上就變成了雙方的罵戰,聽得曹太后和元祐帝腦殼疼的不行。
有的說先帝仁厚,勇于納諫,寬以待人,為帝數十載,對內勤政愛民,數十年如一日,從未有過懈怠,百姓生活富足安樂,大周國力蒸蒸日上。
對外又先后與大遼和西夏訂立了盟約,三國之間皆為兄弟友好之邦,互不侵犯,邊境也因此平定了數十年,怎么也當得起一個仁字。
這個世上就從來不缺那種雞蛋里挑骨頭的人,元祐帝這一輩子,早年支持范文正公變法,可最后卻以失敗而高中,范文正公也因此離開汴京,最后死在了任上。
雖說變法失敗了,可還是替大周帶來了一定的好處,可以說這些年來大周的國力蒸蒸日上和當初范文正公的變法有了脫不開的干系。
可還是有人拿著這事兒說元祐帝的不是。
其實這也還好,真正讓部分人持反對意見的,是元祐帝在位末期,遲遲不從宗室之中過繼子嗣,遲遲不肯冊立儲君,而后更是出現了兗王叛亂,勾結禁軍占據了皇宮,軟禁元祐帝和曹太后,殺了邕王一家,還有禮部、太常寺、太仆寺里頭的好些官員。
而且在逆王一案之中,軍士更是數以萬計,差點就動搖了大周的國本,雖說最后兗王被殺,叛亂也被平定,可這事兒卻成了元祐帝的一個污點。
如今被拿出來說事兒,誰也沒法兒替元祐帝辯解,因為這是既定的事實,是大家都親身經歷的事情。
關于元祐帝廟號一事的爭論,竟然持續了整整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