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外的汴京城。
早朝之上,永安帝和百官正在議事,玉階之上,珠簾之后的曹太后,存在感越來越低,若是再這般放任下去,隨著倒向永安帝的朝臣越來越多,只怕到時候曹太后連垂簾聽政的資格都沒有。
勢必會被百官們諫言還政于永安帝,若真到了那時候,曹太后就算是心有不甘,也只能答應了。
當初元祐帝在世的時候,文武百官們逼諫的事情又不是沒有發生過。
隔著珠簾,雖然只能看到永安帝的背影,可聽著此時永安帝侃侃而談,不疾不徐,一副智珠在握,胸有成算,自信滿滿的模樣,曹太后好似看到了昔日先帝的身影。
可一想到先帝,曹太后的心中便莫名一痛,連帶著看向永安帝的目光,都帶上了幾分森然的寒氣。
便是與先帝有幾分相似又如何,終究是個背信棄義,數典忘祖的反復小人,枉先帝和自己對他那般信重,認其為子不說,還將江山社稷傳給了他。
可他趙宗全是怎么回報先帝的?
位置都還沒有完全坐穩,就忙著認回自己的生父,此般行徑,將先帝置于何地?
如此德行,又有什么資格竊據大寶,統領群臣,坐擁大周萬里江山?
曹太后目光微凝,胸中怒火燃起,若是眼神能夠殺人的話,只怕此時的永安帝早已被曹太后那銳利的目光殺的千瘡百孔了。
忽的,曹太后嘴角輕揚,心中冷哼道:且等著吧,看誰才能笑道最后!
玉階上,永安帝正聚精會神的聽著殿中的官員奏對。
忽然間,一聲聲恍若雷霆一般的鼓聲在耳旁炸響。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永安帝眉頭不禁一皺!
如今又非暮時,怎會有鼓聲響起,而且暮鼓晨鐘一般都是佛寺之中才有的習俗,這里是皇城,便是大相國寺里頭的鼓聲,也絕傳不到皇宮里來,傳不到太和殿中。
答案只有一個!
登聞鼓!
先帝在位數十年間,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各有司衙門也都盡職盡責,百姓們縱使是有什么冤情,也都是去開封府擊鼓鳴冤。
宮門前的那面登聞鼓已然有十余年未曾響起。
不知怎的,永安帝的右眼皮忽然跳了一下,心中隱隱生出幾分惴惴不安來。
殿中,百官們也是紛紛楞了一下,還是素來老持穩重的韓大相公率先站了出來。
“陛下,登聞鼓響,或是有什么冤情!”
登聞鼓乃是太祖親定的規矩,登聞鼓響,很有可能是有天大的冤情,照例,永安帝該將擊鼓之人喚至御前,當著百官的面問一問的。
韓大相公話雖然沒有說透,但永安帝都做了五年的皇帝,對于祖制自然不會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