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面臨足夠大的利益之時,就連父子兄弟,母女姐妹都有可能反目,更何況維系兩國關系的一紙盟約。
說的好聽點叫做結為睦鄰友好之邦,兄弟之國,可當面對著足夠的利益之時,所有的盟約都不過是一張廢紙罷了,起不到半點兒作用。
這臨時的朝會持續了大半日。
永安帝與韓大相公等一干重臣議定,由威北侯沈從興掛帥出征,帶領京郊大營的十萬京衛北上,馳援鎮守在河間府的張千均。
同時,令鎮守西北的鄭老將軍加強戒備,提高警惕,時刻注意西夏的動向,防止西夏加入此番大戰。
又命遠在慶州的黑甲軍統領郭淅庭率領其麾下的十萬黑甲軍趕赴山西,馳援如今替父鎮守太原府的英國公世子張千重。
而如今身陷囹圄的顧廷燁,也在桓王和沈從興等禹州一系的官員們力保之下,本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意思,顧廷燁被盛怒之余,不情不愿的永安帝充入此番馳援河間府的大軍之中。
于威北侯沈從興帳下聽令,做一名軍中級別最低的步卒,負責沖鋒陷陣,保境殺敵,以贖自身罪責。
顧廷燁能征善戰,這是朝中所有人的共識,再說如今遼國南下犯邊,再沒有什么事情能比抵御遼國,護佑大周百姓和疆土來得更重要了。
便是曹太后,對于這事兒也沒有半點話說,雖然曹太后很想把顧廷燁這個永安帝的左膀右臂給徹底除掉。
可曹太后也并不想讓先帝辛辛苦苦數十年才得來的安定和繁榮就這么付之一炬,而且朝廷素來就有刺配充軍這么一說。
而且非常之時,把牢房里頭關押的囚犯放出來,讓他們沖鋒陷陣,殺敵報國以贖自身罪孽的例子也不是沒有過。
對于將顧廷燁充入軍中,令北上抵御遼人的這個處置,曹太后以及朝中太后一黨的官員們也沒有唱半句反調。
事情就這么定了下來。
可定了下來之后,大軍卻不能立馬出動,這俗話說得好,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大軍想要北上,這一應的糧草軍械都的先行調度。
而調動這些糧草軍械,還得先從各地征調民夫,從市面上購買大批量的糧草等等。
這些事情若是不辦好的好,只怕京郊大營的軍士們剛剛離開汴京,就得餓著肚子了,連肚子都得餓著,又哪里來的力氣和遼人拼殺,還說什么保家衛國,護佑百姓,守衛疆土,只怕還沒到河間府,這些士兵們就先變成了流寇。
這一調動,便是半個月的時間,而朝廷的旨意,也由八百里加急的快馬送至了慶州。
朝廷的旨意里頭說讓郭淅庭出動大軍十萬,馳援太原府,可沒說出動哪十萬大軍。
想著衛允留下的命令,郭淅庭當即便將風字軍中剩下的五萬騎兵都給調動了,又抽調了兩營山字軍的人馬和三營火字軍的人馬,三日之后便離開了慶州,直奔山西路太原府。
黑甲軍可不同于京郊大營,調度糧草什么的根本不需要郭淅庭自己操持,各地的衛所還有丁健的運轉司自會從中調度,不會讓黑甲軍的將士們餓肚子的。
與此同時,剛到函谷關不過數日的衛允便收到了汴京來得消息。
一則是永安帝的旨意,讓衛允這段間調動陜西境內的各州府官員,讓他們提高警惕,檢查好個州縣的府庫,配合陜西都司鄭老將軍,隨時做好打仗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