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顧家事情的同時,北地再一次傳來消息,月前十萬京衛便已經抵達背景,可作為京衛指揮使司的威北候沈從興卻在一次親身外出查探敵情的時候與遼軍遭遇,雙方大戰一場,沈從興連同所帶去的數十個親兵悉數全軍覆沒,探查情況的斥候只把沈從興的無頭尸首帶了回去,至于首級,應該已經落入遼人之手,成了遼**士邀功請賞的戰利品。
可沈從興的死不僅沒有讓周軍軍心渙散,反而激發起了所有人的兇性,軍心大作,勢要殺遼賊為沈從興報仇。
張千鈞見士氣可用,當即便繼續揮軍北上,與馳援而來的遼國二十萬大軍糜戰數回,付出了真正三萬將士的性命,換得了遼國二十萬大軍的潰敗。
將近六萬的遼軍被殺,俘虜了將近五萬人,還有剩下的將近九萬人馬被打的七零八落,四散潰逃。
一時之間,燕云之地的遼軍紛紛膽寒,而張千鈞則趁此機會,揮師北上,只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便又下了五州三十八縣。
而自太原府北上的張千重聽到張千鈞大破遼軍的消息,當即便命黑甲軍統領郭淅庭為前鋒,領五萬風字營的輕重騎兵于天將拂曉時分偷襲遼軍大營,而他本人則帶著剩下的五萬黑甲軍和十五萬邊軍繞過遼軍大營,于遼軍北上的必經之路上設伏。
遼軍直接炸了營,三十萬大軍,其中有三萬多人呢都是死于慌亂之中的踩踏,輕重傷者更是不計其數。
往北出逃的二十多萬大軍還沒來得回神,就和早已埋伏好了的張千重相遇,又被好好的上了一課,這一次更是直接丟下了將近六萬具尸體,遼軍剩下的十多萬大軍才撤出了張千重設下的包圍圈。
張千重也趁此機會大舉掃蕩周邊的州縣,同樣是一個月的時間,燕云十六州之地便只剩下兩州還在遼人手中,剩下的都已盡數歸入周軍之手。
可也正是這兩州之地,卻成了一塊難啃的骨頭,張千重和張千鈞幾番興兵猛攻,卻都無疾而終。
因為駐守這兩州之地的,不再是遼國南院的軍隊,而是自西境調來的十萬精銳兵馬。
這十萬兵馬可和那五十萬南院兵馬有著本質的區別。
周遼兩國已然承平了數十年之久,周軍未經戰事,遼國南院大軍亦同樣如此,而且遼**隊的糜爛程度比周軍有過之而無不及,南院的五十萬大軍卻是人數足夠,可大多數都是老弱病殘,遼國真正的精銳之士都在西境,和西夏進行常年的交戰,雖說近幾年兩國交好,可遼國西境大軍的戰力卻不是南境的這些老弱病殘能夠相比的。
張千重和張千鈞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戰果也和這有著脫不開的干系。
可接下來戰事就沒那么簡單了,鎮守這最后兩州之地的十萬精銳遼軍只是前驅,剩下的三十萬主力大軍已經在趕來的路上,不日便能抵達。
到時候休說這兩州之地了,就是已經奪過來的那些州縣能夠守得住還是個問題。
一只溫順的綿羊帶領的狼群不堪一擊,可若是一只兇惡的狼帶領的羊群,卻是敢獵食猛虎的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