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鐵鷂子的數量本就不多,再加上先前連翻的折損,相對于十多萬的黑甲軍鐵騎而言,不過是滄海一粟,杯水車薪罷了。
仍舊阻擋不了一面倒的戰局。
殺戮!
鮮血!
火焰!
哀嚎!
充斥在這片山谷之間,縈繞在四周。
死神的領域籠罩在這片山川之中。
頭頂的太陽不知何時已然悄悄的躲到了黑云之后,十月的天空之上,漆黑的云層遮天蔽日,光線越來越暗,氣溫也開始逐漸下降。
夜幕降臨,整個天地一片漆黑。
廝殺聲和怒吼聲皆已停止,箭矢破空聲,馬蹄聲也隱于虛無。
唯有哀嚎聲和痛呼聲在山谷上空不斷回響,在這片蒼茫的天地之間回蕩。
封住西面谷口的熊熊烈火早已熄滅,原本蜂擁著往東面谷口逃亡的西夏大軍僅存的數千殘兵敗將又如同喪家之犬一般朝著西面逃竄。
持續了將近一日的戰斗終于在夜幕降臨前的最后一刻落下了帷幕。
宛若拉上了幕布的舞臺。
二十萬大軍只有將近數千殘兵敗將自火焰熄滅的西面谷口逃離,其余的所有人,除了幾個被俘的將帥之外,悉數都成了山谷間躺著的尸體。
密密麻麻的羽箭插滿了整個山谷,谷中無數的人馬尸體皆被燒焦。
三千之眾的鐵鷂子悉數在此處折戟沉沙,沒有逃走一騎。
戰果自然是非常喜人的,可黑甲軍自身的傷亡也不小。
光是那沖入軍陣之中的鐵鷂子,就給黑甲軍造成了將近千人的傷亡,而后在西夏主帥的帶領下做瀕死反撲的五萬西夏大軍,也不是什么好啃的骨頭,還有源源不斷從谷中撤出的西夏步騎!
若是所有的黑甲軍都似老營那般精銳的話,那就絕不會有這些傷亡,可這些后來招募的黑甲軍成軍不過數年,雖然也有狗于吐蕃高原之上與當地地方軍隊作戰,可相較于經驗豐富,精銳悍勇的西夏大軍來說,終究沒有絕對的優勢。
此役黑甲軍傷亡將近兩萬,不過受傷者居多,直接死亡者不到四分之一。
山谷四周燃燒著無數的火把,夜幕雖然降臨,但戰場還需要打掃,鏖戰了大半日的黑甲軍也早已經是精疲力盡,埋伏之前駐軍的營地便是他們的落腳處。
腳臭味,血腥味一直到第二日都沒有完全散去。
黑甲軍開始打掃戰場,二十多萬的大軍一起出手,不過大半日的功夫就把戰場打掃完畢。
其實所謂的打掃戰場主要就是收集敵人的兵器鎧甲,收集戰利品,然后就是把挖了好些個大坑,那十多萬具尸體一起掩埋,
打掃戰場只花了半日,可搬運和掩埋尸體卻足足花了一整日的功夫。
等到第三日的時候,袁文紹才帶著大軍姍姍來遲的回到了靈州城。
而此時靈州城外的二十五萬西夏大軍早已經從靈州城外撤離,龜縮進最近的城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