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獲得某位神醫的好感度之前,他對那位神醫的神醫技并不清楚。想要精準學到中藥藥理方面的神醫技,難度還真不是一般的高。
比如,他曾經認為最有可能擁有中藥藥理神醫技的藥王孫思邈,還有《本草綱目》的作者李時珍,結果都沒有中藥藥理類的神醫技。
那么到底誰會擁有中藥藥理類的神醫技能呢?
李時珍沒有中藥藥理方面的神醫技,可以理解。
因為李時珍所做的貢獻就是把民間所有的中藥記載搬運到一起,然后進行整理分類。
其實,在李權看來,李時珍更像是一個搬運工。
這一點從李時珍的那些神醫技也能看出來一些。
采藥術、辨藥術……這些基本上都是李時珍在整理民間中藥記載時,把它們采挖回來,認一辨,然后才獲得的本領。
至于孫思邈,盡管被人稱為藥王,其實他的貢獻主要是創建了很多個第一。
比如,他是第一個完整論述醫德的人。
第一個倡導建立婦科、兒科的人。
第一個麻風病專家。
第一個發明手指比量取穴法。
……
真正讓孫思邈獲得‘藥王’稱號,應該是他是第一個使用復方治病的郎中。
現代的中藥、西藥,復方非常多。
因為復方治病的效果更強更好。
現代人追求的就是眼前的利益,然后社會文明高度發展,幾乎所有的藥品都要接受市場化這個規則。你的藥再好,但是見效慢,治個感冒需要七八天才見效,買藥的普通百姓不懂這個,他就會罵你的藥垃圾。
以后不會再買你的藥。
藥企生產出來的藥賣不出去,最終只能倒閉。
所以,現在市場上的藥,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急功近利。
它只追求見效快,至于是否有嚴重負作用,是否會對病人的身體造成安全隱患,藥企根本不會去管。也沒那個能力管。
有良心的藥企唯一能做的就是保證自己生產出來的藥,能夠在國家藥品安全標準線以下。
至于沒良心的藥企,那就不必說了,走關系,送禮,或者弄一些假數據,然后送檢的藥品與實際生生的藥品是兩個不同的安全檔次等等。
他們的手段非常多。
吃不死人的藥,有些藥企就敢賣。
就算這些藥企有著瞞天過海的手段,可以用一些卑劣的手段躲過官方的檢查,蒙混過關。但是病人不傻呀。
病人吃了這個藥以后,感冒第二天就好了。
然后身體有一些異樣持續好幾天。
行,就算這個身體異樣可以理解為疾病后遺病。
畢竟有著一句話,叫做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嘛。
病好了以后,仍有一些不適的癥狀,病人接受了。
然后服藥病愈后,過了一兩個月,再次感冒。
誒,這次感冒怎么變得這么嚴重?比上次感冒重多了,而且癥狀也增加了不少。
這次,病人吃藥又好了。
心里還只是對吃的藥產生了一點懷疑。
然后第三次再感冒,更嚴重。這時候,病人就算不懂醫,就算再傻,也明白這藥不能再吃了。
完全就是虎狼藥啊。
再吃下去,非死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