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權回到座位開始寫診斷結果,江院長卻是不慌不忙,依然表情淡定的繼續給病人診斷。
從這一點來看,江院長比那幾個二代傳人穩多了。
絲毫不受面子的影響,更沒有任何急功近利的表現。
李權知道,這次遇到的對手比任何一個都強。
他反而有些期待。
診斷還只是第一步,接下來的開方、治療,才是重頭戲。
開藥方,李權不慌。
他現在還沒學會藥理辨證,不過學會的骨療術里面就有一些輔助治療的方子。直接拿來就能用。
李權寫完診斷意見后,又拿給坐在旁邊的羅醫師看。
表面上是在討論,實際上就是走個過場。
沒有醫生執照,行事難免會帶來許多不便。
李權的西醫執照已經考過去了,估計最早明年三月可以拿到手。等到了那時候,他就再不必受到諸多限制,行事可以自由許多。
討論完診斷意見,李權抬眼看向江院長。
此刻,江院長剛剛診斷完畢,回到座位也開始寫診斷意見。
只見江院長先是快速書寫,然后停下來思考了近一分鐘,這才接著繼續書寫。
也就是這個細微的小動作,讓李權對江院長的診斷水平有了一個大致了解。
估計江院長的診脈能力只相當于小成境界。
因為像李權現在給病人診病,只要診清楚了,寫的時候根本不用思考。
江院長不但思考了,而且思考了足有一分鐘,說明他在某處病灶或病情的診斷上拿捏不準。
這是因為診脈不能達細微處,又或者經驗不足,又或者病灶模糊,所以才拿捏不準。
李權的嘴角微翹,那處病灶確實很難診斷。
如果自己不是有著大師境的診脈術再加上望診術,恐怕也會像江院長這樣,絞盡腦汁的反復思考、推斷。
五分鐘后,江院長終于寫完了診斷意見。
這時候,江院長拿起自己寫的診斷意見,并沒有立刻交給女主持人,而是像個參加考試的學生,審讀了兩遍,又改了改,確定無誤,這才交給女主持人。
態度倒是蠻嚴謹的。
一般來說,越老的醫生態度越嚴謹。
很多人想當然的認為年紀越大的醫生,因為診治經驗豐富,所以態度很松懈。其實這是絕對錯誤的想法。
無論哪家醫院,只要稍有點名氣的年老醫生,找他們看病時,可以看看他們在診斷時的態度。
那真的比小孩子過獨木橋還要更謹慎小心。
拿捏不準,或者有疑問的地方,他會反復詢問你的具體情況、病因、身體的不適癥狀、疼痛的持續時間、發病多久了等等。
為什么醫生年紀越大,反而越謹慎小心呢?
因為他們被打臉打怕了。
別笑。
是真的。
幾乎每一位醫生從入行再到慢慢成長為一代名醫,都要被打臉無數次。
有時候明明根據各項檢查數據,可以診斷這就是那一種疾病。
然后,治療無效。
再查,找其他醫生一起會診。最終診斷結果被推翻,被無情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