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們被打臉的次數多了,也就學精了。
寫診斷意見時,大多數會在后面加個問號。
什么意思呢?
就是我給你診斷后,根根據結果,懷疑你得的是這種病。
細心觀察的話,就會發現絕大多數醫院的醫生診病,都是這個調調。
你問他,醫生,我真的得了這種病嗎?得的一定是這個病嗎?
他只能很模糊的告訴你,根據檢查結果,懷疑你得的就是這種病,不過也不排除是其它未知疾病的可能。
“好了,現在兩家醫院的醫師都已經為病人診斷完畢。待得病人做完檢查后,我再公布兩方醫師的診斷結果。現在先把雙方的診斷結果收到我手中,我保證任何人都不會再有修改結果的機會。”
女主持人把兩人寫的診斷結果收走。
“江院長,不知道您建議病人做哪些檢查,以明確病因?”女主持人是江氏醫院花錢請來的,自然要優先幫著江氏這一方說話。
江院長的地位、輩份都要高過李權,也理應先由他發言。
“我建議對病人做一個核磁共振檢查、血常規檢查,加做一個心電圖。”
江院長給出了檢查建議。
這是直接做一個最清晰的影像檢查了。
“李權醫師,您的檢查方案呢?”女主持人看向李權時,仍然帶著一絲惱恨。
“嗯……我認為江院長的檢查項目就很好了。”李權的檢查意見,竟然與江院長一致。
這讓在場的評委和觀眾們感到驚訝。
大家的腦子里面冒出一個想法,高明的醫生,可能診斷結果什么的都是一致的。
病人送去做檢查。
這段時間,大家在這里干等著也無聊啊。
此刻已經是中午十二點半了。
“都還沒吃飯,如果幾位評委沒意見的話,我就叫人送快餐過來,大家將就一頓,你們看可以嗎?”江院長詢問幾位評委的意見。
“挺好!”
幾位評委紛紛點頭。
臺下坐前兩排的嘉賓也都是管飯的。不過那些媒體記者,只能自己解決。
遠處圍觀的吃瓜群眾,江氏醫院就更加不會管他們的飯。
女主持人要了一個盒子,當眾把兩份診斷意見封存好。
快餐很快送到臺上來了。
李權與羅醫師等人都領到了盒飯。
盡管李權與江氏醫院打得不可開交,但是好歹屬于被邀請的參賽選手。主辦方這么點肚量也該有。
一份盒飯花不了多少錢。
要是單獨不發李權的盒飯,才會讓人笑話。
江院長在這些細節方面還是做得很好的。
盒飯的配菜還挺好,有紅蘿卜炒肉、青椒炒雞蛋,小白菜、煎豆腐。
李權還真有些餓了。
之前給那位腿骨骨折的病人做手術,精神高度專注不說,還是個體力活。
待得他們吃完飯,沒過多久,病人做完檢查抬回舞臺上來了。
“好了,病人做完檢查回來了,現在我開始當眾公布雙方醫師的診斷結果。看看哪一方診斷得更精準。”女主持人打開盒子,取出封存的兩份診斷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