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李槐的臉色,喬細妹就明白了。
她忍不住對這個曾經寄予厚望的大兒子,越發失望。
喬細妹只閉了閉眼,沒有再說什么。
只盤算著,明個兒去趕集的時候,她得親自去挨家糧鋪走上一趟。
親自去踅摸些優質糧種回來。
只是這樣一來,價格上,必然不如老大買的實惠。
其實自家種田,是每一年都會精心挑選優質的糧種留存下來的。
但是,如果不買新糧種,只靠自家留的,那么種出來的糧食,漸漸便會一代不如一代。
自己只要準備些自家旱田里需要種的麥種、豆種、高粱種就好。
水田需要的稻種,于老爺家會發下來的。
春耕在即,這會兒去買糧種,估計難免得花些大頭錢。
……
喬細妹一心盤算著自己需要多掏多少冤枉錢,臉色就不由得有幾分難看。
李槐見喬細妹竟然不接著問他糧種的事情了,不僅沒有覺得如釋重負,反而感覺自己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兒。
生怕老娘一開口,就會發個什么大招,從他身上狠狠咬下一塊肉來!
李槐心里一直惦記著老娘的大招,但是老娘卻一直不肯搭理他。
搞得他愈發忐忑了。
這樣不上不下地懸在半空,是最難受的。
誰曾想,老娘沉吟了一陣子,就揮揮手,安排擺桌子吃飯了。
今兒個的飯,是三弟妹王氏的手藝。
聶氏和馮氏幫著王氏張羅。
五弟妹陳氏,只管抱著孩子,笑么滋兒地往旁邊兒一站,連半點兒幫把手的意思都沒有。
李槐一直看陳氏很不順眼。
老李家一家子,這么些個兒媳婦兒,就她陳氏一個最能作妖。
把自家老爺們兒管得滴溜溜轉不說,還一有點兒閑工夫,就抱著孩子回娘家。
好不容易回來這邊住幾天吧,還成天把自己個兒當個且似的。
油瓶子倒了,都不帶扶一把滴!
三弟妹王氏倒是個勤快的,只可惜王氏的手藝,也有點兒上不得臺面兒。
當然,若是論調味,比二弟妹聶氏,還能強上幾分。
但王氏那刀工,實在是慘不忍睹啊!
李槐看著第一個擺到桌上的菘菜湯。湯盆里赫然浮著幾坨好大塊兒的奇形菜根。
菜幫兒、菜葉兒,也都切得七零八落的。
看著這賣相,他就沒什么食欲。
唉,忍忍吧!
扛過了這一頓,回到自個兒家,想吃啥吃啥。
……
大概是因為李桃提前走了的緣故,飯桌上的氛圍,多少有點兒怪怪的。
一頓沒滋沒味的飯很快就吃完了。
撿完了桌子,喬細妹稍稍漏了點口風,說起了明個兒要去鎮上趕集的話題。
剎那間,一堆孫子孫女都圍攏了過來。
一個個乖巧無比,摟著她的胳膊、扯著她的衣襟、抱著她的大腿,好話一籮筐一籮筐地往外倒,各個兒都想要跟著她去趕集。
喬細妹被一群大大小小的蘿卜頭兒包圍,一時笑得合不攏嘴。
李云柔和李云心卻都不在此列。
李云柔悄悄地回了四房,進了臥房,脫了鞋子就上了炕,蒙上了被子,無聲地哭了起來。